從《軒轅劍》聊聊中國味兒的“蒸汽朋克”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S,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得益”於張藝謀老爺子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很多老外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灰濛濛髒兮兮、大紅大綠爲審美主流的封建時代。再加上個功夫、水墨、萬里長城,差不多就是那個遙遠而陌生的東方古國形象的全部。翻遍了老外字典裡對中國的溢美之詞,除了源遠流長就是博大精深,雖然跟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牢牢捆綁上了,卻沒一個能和“科技”沾上邊。

電影構圖沒得黑,但這真不代表新時代廣大國人的審美水平

當然並不是說悠久的歷史文化有什麼不好,畢竟我們可是四大古國裡文明唯一沒有斷流過的國家,也經歷過萬國來朝的鼎盛時期,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可除了文化以外,科技同樣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近代中國的科學卻近乎停滯,直到被西方工業革命的大炮轟開國門之前,我們都還在沉浸在昔日世界強國的美夢當中。因而老外說到中國無外乎就是孔子中醫兵馬俑,卻鮮少提及在科技方面的發展。其實中國在古代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處於當時世界科技的領先水平,從木牛流馬到四大發明、《夢溪筆談》到《天工開物》,無一不體現着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幹。

但限於小農經濟的桎梏,中國古代科技多是爲農業服務,因而在高度上很難有所突破,直到近代還在吃以前那點兒老本。與此同時,西方藉助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充滿了浪漫樂觀主義精神的蒸汽朋克概念也誕生於這個科學、資本與宗教交織的維多利亞時期。雖然蒸汽朋克源於西方也盛於西方,不過近年來也有不少東方國家如日本在遊戲與動漫中都相繼引入蒸汽朋克的概念,中西結合反倒混搭出一種獨樹一幟的風格。淮南爲橘淮北爲枳,國產遊戲又是如何詮釋本土化的蒸汽朋克的呢?

蒸汽朋克的核心在於未來科技與復古主義的水乳交融,蒸汽只是特定時代背景下的代表性產物,將其換成電力風力甚至原力都沒問題。而將這一概念搬到中國後,那可就要追溯到比蒸汽時代早到不知哪裡去的春秋戰國時代去了:在戰國時期道家的經典著作《列子湯問篇》裡,便出現了偃師用皮革、木頭、丹砂等材料製作的能歌善舞的“藝人”。這超前的科幻理念不僅在同時代無出其右,更是塑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機器人雛形。

楓之舞》中的機關人,與《列子湯問》裡的偃人如出一轍

備受好評的國產單機遊戲古劍奇譚2》也沿用了這一設定,主人公樂無異便是一位精通偃術的偃師,製作出了許多可供戰鬥用的偃甲。在如何操縱這些偃甲的構想上,遊戲加入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仙術靈力元素,這與蒸汽朋克中的魔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貫穿遊戲的交通工具偃甲船“竹筍包子號”更是與蒸汽朋克中經常出現的飛艇交相呼應,表面上這船能在空中翱翔離不開《逍遙遊》裡的鯤鵬之翼,其實內裡靠的還是未來科技的那股朋克範兒。說句題外話,寫《逍遙遊》的莊子也是位真朋克,要不然怎麼能幹出在妻子的葬禮上鼓盆而歌這麼非主流的事兒?

《古劍奇譚2》的偃甲船

香港畫師James Ng創作的“大清”蒸汽朋克飛空艇

如果說《古劍奇譚2》的偃術還有點兒誇大其詞的成分,那麼《軒轅劍》系列裡出現的機關術則是真正的有據可依。機關術這一概念誕生於春秋戰國時期,指墨子公輸班時代極其以後的機械技術,詳細記載見於後世《天工開物》,《夢溪筆談》等書籍。無論是《三國演義》裡的諸葛連弩、木牛流馬,還是《蕩寇志》裡的奔雷車、沉螺舟,抑或是王侯將相陵墓中防不勝防的機關陷阱,都離不開老祖宗留下的這一套機關術。而這一套機械之術經過編劇發散思維的潤色後,也貫穿了以春秋戰國時期爲背景的《軒轅劍》整個系列。

蒸汽朋克經過本土化後在《軒轅劍》中主要以兩種形態呈現:機關術和木甲術。雖然兩者看起來都是一堆木頭,但運行原理卻大有不同:機關術以畜爲動力、以樞來控制,如《軒轅劍外傳楓之舞》主角在一開頭看到的機關人,便是靠着將心臟部位裡的老鼠產生的動力轉化成自身行動的活力;而木甲術以磁爲動力、以磁榫來控制,最爲典型的便是《軒轅劍外傳蒼之濤》裡代替主角攻擊的雲狐。機關術常被用作多人對戰,追求的是剛硬肅殺、血厚攻高,木甲術則多用於個人戰,講究的是靈活輕巧、閃避力強。

《軒轅劍外傳:蒼之濤》裡的木甲雲狐

在《墨子》一書關於機關術的記載中,墨家發明了包括連弩車、轉射機、籍車在內的機關器械,不難猜出機關術發明之初就是爲了戰爭作準備的。這些器械經過改良後,成了遊戲中衆人攻城略地的殺傷性武器:《楓之舞》裡的機關人雖然具有超現實主義的開掛技能,但卻沒被用在大規模的戰爭中,反而類似《軒轅劍四》裡的巨雷這種體積龐大、結構複雜但又功能現代的裝置較爲普遍。巨雷原型爲藉車,見於《墨子•備城門》,是能夠投射炭火的機器,由多人操縱用來防備敵方的攻城隊。在公輸班的改進下,巨雷火力更加兇猛,加上防禦力極高,近遠戰皆可,可以看做秦國的主戰坦克。靠着這種所向披靡的大型裝甲,遊戲中的秦國才勢不可擋地統一了六國。

《軒轅劍四》大型機關武器:巨雷

往空中領域延伸也是蒸汽朋克的標配之一,在《最終幻想》、《哈爾的移動城堡》等作品中,總少不了浮在半空的造型浮誇體積龐大的飛艇。軒轅劍四中也出現過類似的機關——紫雲塔,並且還藉助中國神話故事將機械之美表現得更淋漓盡致:紫雲塔位於雲中界,外部是木製與石制構造,上部是塔頂狀,可載人,下部是運動機械,通過四根柱子不停旋轉來運動和控制方向。整個外觀看上去輕盈飄逸,就如浮在天空的一朵紫雲一樣。其攻擊力異常強悍,發出的紫光如同激光一樣橫掃千軍,勢如破竹,其自身的飛行優勢又讓敵人對其無可奈何,可以說是軒轅劍有史以來攻擊性最強的大殺器

外表有點萌但殺傷力極強的紫雲塔

戰爭中除了輸出以外,能回血的“奶媽”同樣非常重要,遊戲對這類保證後勤補給的器械也多有涉獵。在《軒轅劍外傳:蒼之濤》中,就出現了一種名爲“木甲機風鷹”的飛行器,不僅可以再空中打擊敵人,亦可作運輸物資之用,宜攻宜守非常靈活。這種仿鳥狀的交通運輸工具最早起源於《楓之舞》,名爲“滑翔翼”,是公輸班老爺子的平時的玩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架滑翔翼平時真的只能滑翔,飛行高度低就不說了,還得靠馬車拉動才能飛起來,這畫面想想也是挺美。

真正意義上的飛行交通工具出現在軒轅劍四的開場動畫裡,名曰機關鳥,是輔子徹的私人座駕,外形頗似最終幻想裡主人公騎行的陸行鳥。但這架神秘的坐騎只出現在開場動畫和美術的原畫設定裡,玩家未能在遊戲中一睹其風采,唯一確定是的它並未被批量生產,而是屬於輔子徹的專屬座駕。不過好在《軒轅劍四》中引入了“機關鳶”的概念,看起來還是機關鳥的豪華升級版:它配有單臺發動機、單幅螺旋槳,可收式機翼活動尾翼,裝配駕駛艙和休息艙。除了沒有武器以外,這架機關鳶幾乎具備現代戰鬥機的所有元素。機關鳶最早現身是在楓之舞的結尾大決戰中,主角靠着它飛入機關龍內部;到了軒轅劍六,機關鳶就直接變成主角遊歷世界的交通工具,比飛機還管用。

機關鳶

作爲墨家後代,軒轅劍四的主角團在建築方面的建樹同樣不容小覷:不僅有底部自備四輪、隨時能變身交通工具以供遷徙的房屋,還有日常住宿與實戰功能兼備的機關屋。作爲墨家精良製造的機關工藝品的集大成者,機關屋在速度和火力上都比其他的機關器械強,還在遊戲中單挑了秦軍一個巨雷團的兵力,堪稱開掛般的存在。

機關屋

《古劍奇譚2》也出現過以偃術製造出來的房屋,在靈力的增色下更是被塑造得神乎其神,不僅能隨意藏匿於湖中央,平常人更是看不到也摸不着,儼然一處世外桃源。不過這幻術與機械的共冶一爐,與蒸汽朋克裡的魔法科學理念不謀而合,這點倒是比《軒轅劍》的朋克爲更重一些。

這兩天正好在玩B社的新作《羞辱2》,一款典型的蒸汽朋克風格作品。潛行在光陸怪離卡納卡時,我突然想明白一個道理:蒸汽朋克翻來覆去不就是那麼老幾樣嗎?機械、齒輪、復古、科技、魔法、烏托邦。但這三板斧之所以能產生經久不衰的魅力,除了人們本身對這種既科技又魔幻、既激進又懷舊的二手未來感的迷戀以外,靠的還是創作者瑰麗的想象力以及對這一文化符號的二次創作。咱們的蒸汽朋克不一定非往西方那套靠,只要堅持科技+復古主義這一核心理念,保持人定勝天樂觀向上的精神,以及對科學滿懷敬畏與嚮往,誰說中國味兒的蒸汽朋克就不能自成一派呢?

最後讓我們欣賞一下James Ng的中國風蒸汽朋克系列,很帶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