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再立功,安徽胸外科手術迎來“機器人”時代

近日,來自外地吳先生陳女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分別接受了“前縱隔腫瘤擴大切除術”和“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術”,而爲他們進行手術的“主刀醫生”是安徽首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這也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安徽省胸外科治療領域的首次應用。

手術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麻醉科手術室團隊對兩名患者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評估,討論每一個細節,確定了手術計劃,爲手術做了充分的準備。

手術當天,由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吳顯寧操控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與臺上助手精準配合,通過三個微創小孔,兩臺手術均用時1小時左右完成,出血約20ml,手術過程順利,可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術後2-3天,吳先生和陳女士均康復出院

微創外科手術由於其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牀位週轉率高等優點,已經成爲醫院和患者所共同認可的首選途徑。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將胸外微創手術帶入一個新紀元,較傳統胸腔鏡相比,它具有高清放大的3D手術視野人手無效顫動的過濾效果、術中熒光成像技術等衆多優勢

同時,它能夠讓術者以更舒適的坐姿完成複雜的手術,降低主刀醫生勞動強度;超過人手極限的可轉腕手術器械,突破人手的極限,可以滿足刁鑽角度的縫合,特別適合複雜的氣管血管吻合手術等先進性技術,提高了手術精確度安全性,可以廣泛應用於胸外科的肺段切除、肺葉切除、食管癌根治術以及縱隔腫瘤切除等手術,更符合“快速康復”和“精準治療”的理念,是未來微創手術的發展趨勢。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目前在胸外科應用廣泛,已成爲常規手術方式,越來越多患者選擇該術式,但目前在安徽省胸外科應用比例相對較低,患者往往要遠赴北上廣才能進行此類手術。

中國科大附一院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新一代機器人,也是安徽省首臺達芬奇Xi手術系統,較前幾代機器人相比有很大改進,它操作更精細、創傷更小。此次該技術的成功開展有望改善安徽胸外科機器人手術的發展局面,逐漸成爲胸外科常規手術,滿足更多患者需求。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自3月份落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來,已相繼在泌尿外科、胸外科廣泛使用,此後還將應用於普外科婦科心臟外科等外科手術領域,助力“精準外科”的發展,爲更多的患者提供更高質量醫療救治,爲更多的安徽百姓謀得健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