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臺灣》路過她的風景
高美溼地,風車在夕陽下緩慢旋轉,時間就在這一轉一動中悄然流逝。(作者提供)
在臺灣交換學習的日子,風輕物慢,時光也爲她所傾倒,到此流連忘返。
●生活——慢節奏
首先是節奏,不同與大陸的攸然數載春秋,這裡歲月靜水細流。就好像日暮時分數着天光一點點散盡,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堆砌在天邊,想要的時候可以踱着步去取一束時光來用,所以大家都步履緩慢,心態悠然。「我想大四的時候去日本看看,再回來考慮是否要繼續讀書」。這樣的「間隔年」在臺灣是很常見的,可對於我卻非常驚奇——怎麼會有人會放下唾手可得的學業,放下即將撲面而來的錦繡前程去做如此「無意義」的追尋?直到我慢慢被這裡的環境所感染,才理解到這些不同後的內涵。
他們認爲生命在於體驗,即使大環境不容樂觀,每個人也可以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擁有自己的幸福。反正日子還長,慢慢走總會走到的。在這樣的觀念下,「慢」成了臺灣獨特的標籤。耳邊常常會聽到「不要急,一樣一樣地放好再上車」「沒關係,慢慢找」,拉長的音調,帶着不自覺撒嬌的味道,讓人不由自主地就放鬆下來了。晚出散步,常常會見到:藍天白雲,靜謐公園,風靜物止,入眼之處,綠樹拂煙,小橋一座躍然湖上,行人對對,於樹下乘涼。街頭藝人隨意挑撥琴絃,一曲歌謠便嫋嫋繞繞,時光靜止,歲月靜好。這是我讀到的最悠閒的臺灣。
●生活——小確幸
其次,關於小確幸。初到臺灣,老師就告訴我們,臺灣的垃圾桶很少,每個人可以自備一個小口袋,把垃圾裝在裡面,並且每人可以準備一個口罩,如果感冒了也不會傳染給他人。美好的生活環境是大家一起創造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多一點美好,那整個社會都會處處充滿着小確幸。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小確幸」這個詞,卻在這半年間時時被它感染。進出電梯門總會有一個人主動按着電梯打開鍵,等他人進出後再出來,進出大門亦如是;在商場詢問導購洗碗劑所在處,阿姨不知,把我們交到另外一個導購手裡,回來又遇到她,阿姨竟然還記得我們,並關心我們是否有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去臺灣北海岸遊玩,公交車一個小時一班,已是下午四點,行程還未進行到一半,不得已我們在馬路上攔下一輛車,司機聽說我們從來沒有看過大海,推掉自己的行程,特地帶我們去了野柳;若是辦事,工作人員會說,「不好意思,麻煩您幫我籤一下」——明明是我麻煩他幫我處理事情,卻成了他麻煩我,與「請簽名」相比,溫和謙遜盡顯。
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在這裡我聽到了有生以來最多的「謝謝」和「不好意思」。給他人創造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傳遞文明,就會享有文明,這是我讀到的最溫柔的臺灣。
●生活——最文藝
最後,關於文藝。入生活爲熱愛,入美景則爲呵護。地鐵站隨處可見各種類型的雕塑、書畫,在地鐵站中就可以閱盡一座城市的文化;高高低低的房子被顏色裝點,就連垃圾桶、欄杆都有小清新繪畫於上,並且每座村子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同的信仰與傳說被刻在屋檐下、牆上、風中的呢喃裡……;阿振肉包、金春發牛肉麪、再發號肉糉,這些傳承百年的記憶與味道,不忘初心,在歲月裡站成一道堅守。臺灣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刻進了骨子裡,花盡心思裝點生活,雖然很多物品很舊,但每個人都很愛惜。
臺灣,相當於重慶三分之一大小的面積,卻可以閱盡天下景。看雪有合歡山,縱馬有青青草原,賞湖有日月潭,爬山有玉山,觀海有綿長的海岸線,景小卻各有風情。而這背後離不開每個臺灣人的呵護與努力。就如日月潭,沿潭木質小道上冷不丁就有樹冒出頭來,保護樹木的自由生長,而不是一砍了之,是人與自然的一種和諧,而僅在每年的9月20日左右,纔開放的萬人游泳項目,使潭水一如往初的清澈見底。文藝,是一種熱愛,一種呵護,一種對美好的熱枕追求,這是我讀到的最文藝的臺灣。
此外,摩天大樓於平地處拔然而起,透明瓷磚波光粼粼,五顏六色的招牌樹立,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這是繁榮的臺灣。然而在市中心裝點一新的商業街街角,卻躺着衣衫襤褸的乞討者,軟綿綿沒骨頭似的灘在地上,眼光裡是徹底的麻木,像重慶的夏日,靜止得沒有一絲風。於最繁華之處佈滿傷疤,這是矛盾的臺灣。
臺灣千面,入千人眼有千種不同,而我的臺灣,因爲在這裡停駐的日日月月,纔有了意義。
●學習——讀書不是唯一
「去學習不同的教育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這是我到臺灣的目標之一。臺灣的教育,確實與大陸有着許多不同。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學生人數。臺灣一個年級僅僅幾十個人,這意味着大部分的課程都只有十幾人,也意味着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會更親密。在中興大學,每學期都有導師交流會,學校會刻意撥款用於導師與學生聚會交流。我有幸參加過幾次,學生會就學習、生活等方面向老師求教,而老師對學生的情況也非常瞭解,師生之間的溫情與親近令人動容。
其次是教學氛圍。似乎所有臺灣交換貼裡都達成了一種共識——臺灣學生不如大陸學生認真努力。這表現爲他們上課懶懶散散,要麼遲到,要麼在課堂上公然吃東西,作業也是一拖再拖,對於分數也不甚在意。可是我認爲這是因爲臺灣的教育普及度比較高,服務業比較發達,讀書並不是他們唯一的道路,所以他們有更多機會選擇專注於自己更喜歡的事情上,或是社團活動,或是企業實習。此外,課堂氛圍似乎也不如大陸嚴肅,對老師似乎也不如大陸尊重。這體現在課堂上若是有任何疑問或質疑,學生會立刻打斷老師提出來,而老師不慣於直接扔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運用自己的知識體系找到答案。這對我的教學是一個很好的借鑑,去引導,而非揭曉,去培養,而非灌輸。
最後,是教學方式。最讓我驚喜的是,在課堂教學之外會有校外教學。秦漢史老師在全面介紹秦漢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鋪墊了大量基礎後,帶領我們去到臺灣中研院史語所近距離接觸秦漢文物,並一一進行介紹,讓我們跳出文字筆墨之外,從實物中觸碰到那段歷史。此外,老師還會經常要求方家學者到課堂上開講座,進一步豐富我們的課外知識。
●學習——口袋裡的小紙片
史記老師的民國遺風也讓我難以忘懷。他已逾古稀,走路慢吞吞的。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口袋,裡面是成堆的小紙片,每張紙片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有關於史學的最新發現,有各類資料彙總。一提到某個史論,他就摸出那疊紙,扶一下眼鏡,低下頭,一張一張翻到相關的紙片,把自己蒐集或發現的最新研究成果交給我們,讓我們繼續研究下去。他總是告誡我們歷史學者的責任就是讓人們不忘來時路,以觀未來方向;他總是叮囑我們勿忘民族記憶,堅持中華優秀文化;他每次都穿同一套白色襯衫,熨燙得整整齊齊。時光花白了他的頭髮,卻遮掩不住他眼中的光芒,壓不彎他的脊樑,那些絮絮教導與殷殷期望已銘刻在我心上,而耳邊似乎還傳來他溫和的聲音「歷史的傳承就靠你們了,要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中華文明的力量。」
在教學策略研究課上,我特地提前體驗了一下研究生的教學方式。我們跟隨老師步伐,充分發揮學習自主性,匯聚多年翻轉課堂的研究成果,並在課堂上進行充分討論。通過這種方式,我對這種最前沿的教學方式有了更深的瞭解與體悟,相信它能爲我的教學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交換學習是爲了體驗差異,尋找相同。「異」是爲了取長補短,「同」是爲了協頭並進,共創輝煌!臺灣,不虛此行!(張韻)
(本文來源:「兩岸青年」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