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也會內分泌失調? 資優女大生總聽見有人罵自己

▲「思覺失調症」可以想像成大腦內分泌失調。(示意圖臺大醫院新竹分院

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

25歲的張小姐(化名)高中時念第一志願,成績優異的她考取國立大學學業順利,眼看要展開璀璨的人生,卻在大三那年出現了人生的轉捩點。她開始聽到有聲音在咒罵她,認爲有人在調查她,覺得旁邊的人都知道她在想些甚麼。這些感覺影響了她的情緒注意力,甚至無法讀書跟參加考試

家人帶她到醫院求助,在醫師建議下住院治療。張小姐治療後,幻聽跟妄想的狀況明顯得到改善,但她覺得吃藥會造成身體僵硬,而且她認爲自己好了便自行停藥。後來病情復發數次,她因此中斷學業,感到人生無望。在精神團隊人員的鼓勵下,她慢慢理解自己得了「思覺失調症」,醫師也爲她調整了比較沒有副作用藥物幻覺也明顯減少。她可以重拾小時候彈琴的樂趣,也嘗試去報考殘障特考,旁聽音樂系課程,希望能再找回自己的人生。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餘正元醫師表示,我們的大腦是全身最精密、最複雜的器官,舉凡感覺、動作、思考、睡眠、慾望等,都是透過大腦細胞彼此協調,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而大腦細胞之間的聯繫,則需要許多神經傳導物質來調節。當這些化學物質「失調」了,我們的「思考」和「感覺」就可能變得異常,出現奇怪的想法或是異樣的感覺。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思覺失調症」想像成大腦的內分泌失調。

「思覺失調症」在過去被稱爲「精神分裂症」,2014年才正式更名,舊名「精神分裂症」也常被誤稱爲「人格分裂」(其正式譯名爲「解離性身份障礙症」),雖然都有「分裂」兩個字,但兩者在診斷準則和治療模式上其實大相逕庭

有些民衆會詢問「思覺失調症與遺傳有關嗎?」,餘正元醫師指出,目前沒有單一原因可以解釋爲什麼會發病。研究發現,有「思覺失調症」家族病史的人,親等愈近,發病機會愈大,但即便是同卵雙胞胎,一人罹病,另一人也只有大約一半的機率會發病,因此基因遺傳並不能解釋全部的病因心理素質社會環境因素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例如: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後,抗壓性或自我調適能力較弱、缺乏家庭或社會支持的人,可能較容易發病。

「思覺失調症」從字面意義來解釋,「思」指的是「思想、思考」,病人在思考形式上可能會變得混亂、空洞、跳躍、沒有邏輯,在思考內容上可能會出現「妄想」症狀,例如:覺得被監視、被跟蹤、食物被下毒,覺得新聞或網路上訊息跟自己有關、看到別人在交談就覺得是在講自己的事,覺得身體或想法被控制等。「覺」指的是「感覺、知覺」,病人可能會經歷異樣的感官經驗,例如「幻聽」:獨處時聽到說話的聲音,這些聲音可能來自一人或多人、可能熟識或陌生、可能清楚或模糊、可能在評論病人,也可能在命令病人做事。幻聽對一般人來說或許覺得荒謬,但是對剛發病的人來說,卻往往是再真實不過的經驗。

除了「思考」和「感覺」的症狀之外,其他症狀還包括:雜亂無章的語言,混亂或僵直的動作,以及表情淡漠社交退縮、缺乏行爲動機等。

在症狀很明顯很嚴重的階段,往往需要藥物治療。精神科醫師會針對病人個別的狀況,例如:年齡、性別、症狀型態、是否合併其他內科或精神科疾病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藥物。近年來,亦有施打長效針劑的治療模式可供選擇,不僅可以提升治療的穩定性,也可以減少每日服藥的負擔。

餘正元醫師解釋,隨着藥物研發技術的進步,藥物治療的副作用也隨之減少,大部分的副作用,例如:嗜睡、體重增加肢體僵硬或坐立不安等,也有機會透過劑量服用頻率的調整,或並用其他抗副作用的藥物來改善。當精神症狀漸趨穩定,除了繼續維持藥物治療,也需要併入心理治療以及精神復健。心理治療除了給予病友家屬情緒支持外,也可以針對精神症狀所帶來的干擾,討論因應策略。透過生活及職業功能的復健,可持續提升病友的人際互動、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也有機會協助病友熟習特定的技藝,迴歸社區生活。

精神疾病一直以來蒙受了許多異樣的眼光和誤解,近年來在許多團隊的努力之下,思覺失調症已不再是避諱的話題。隨着科技的進步,現在也有更多更好的治療選擇,得到病友和家屬正向的回饋。餘正元醫師期盼透過更多討論,讓更多人認識精神疾病,不再畏懼,也不再污名。在幫助病友康復的路上,社會大衆能有滿滿的理解與包容,誠心接納、真心關懷衷心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