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藥保系 研發食用海藻的保健美粧附加價值

大葉大學藥保系副教授張淑微(中)帶領學生投入海藻附加價值應用研究。(大葉大學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張淑微(左)指導學生做實驗,使用專業工具食用海藻中萃取出海藻多糖體。(大葉大學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張淑微的海藻研究計劃科技部補助,開發食用海藻一系列的保健與美粧附加價值。(大葉大學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大葉大學藥保系張淑微老師(左一)長期研究酵素工程,這次更結合酵素與海洋中的各種食用藻類,開發食用價值以外的附加經濟價值。(大葉大學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副教授張淑微獲科技部補助,將透過科學驗證分析海藻的生物活性機能,並開發食用海藻多糖萃取物的美粧保健應用。

張淑微長期研究食品生物科技及酵素基因工程技術,這次研究計劃,希望結合酵素與海洋資源,開發出新的美粧保健原料,並協助產業科技化

張淑微指出,「海藻加工副產物之加值再利用計劃」爲期一年,自去年8月開始執行,選用髮菜綠藻昆布紫菜海帶芽等常見的食用藻類,作爲研究對象,經過萃取後,將海藻多糖進行機能驗證,再根據其特性開發爲保健食品原料或是美粧應用,讓海藻除了食用外,還有新的附加價值。

藥保系碩士研究生李育豪表示,張淑微主持的酵素應用生技研究室,裡面有許多檢驗分析儀器,老師很有耐心地教他如何操作設備與分析結果實際參與了抗氧化活性、降血壓等實驗,才知道每個數據,都是經過很多步驟才能研究產出的;在實驗室裡學習到很多研究方法、收穫滿滿,很期待這學期就能建立出完整製程,進一步開發出多功能海藻原料。

大一的蔡嘉臻則說,大葉大學強調德國師徒制,她的師徒導師就是張淑微老師,張老師關心每位學生,也鼓勵大家嘗試,因爲自己對做實驗非常感興趣,大一就主動申請加入張淑微老師的實驗室,老師正在執行科技部計劃,在老師和學長姐的帶領下,她學到很多生物化學知識,和專業器材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