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攝入過量不利於動脈健康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攝入過量的膳食蛋白質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陳代謝》雜誌上。

該研究結合了小型人體試驗、小鼠實驗和培養皿中的細胞實驗。結果顯示,當膳食蛋白質提供的卡路里超過22%時,會導致免疫細胞激活增加。而免疫細胞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中發揮作用,從而增加患病風險。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亮氨酸似乎在驅動動脈粥樣硬化或動脈僵硬相關的病理途徑中發揮作用。

論文資深通訊作者巴巴克·拉扎尼教授表示,研究表明,爲了追求健康而增加蛋白質攝入量並非解決之道,這可能會對動脈造成真正的損害。對過去十年美國人飲食習慣的調查數據顯示,美國人普遍攝入大量蛋白質,其主要來自動物性食品。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僅從蛋白質中就獲取了超過22%的每日所需卡路里。拉扎尼認爲,這一趨勢背後很可能是受到了一種流行觀念的影響,即認爲膳食蛋白質是健康生活的關鍵。然而,新研究的結果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研究發現,攝入超過22%蛋白質的日常飲食卡路里會對負責清除細胞碎片的巨噬細胞產生負面影響,導致這些細胞在血管壁內堆積,隨着時間的推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會不斷惡化。對循環氨基酸的分析還發現,亮氨酸(一種富含於牛肉、雞蛋和牛奶等動物性食物中的氨基酸)是導致巨噬細胞異常激活和動脈粥樣硬化風險上升的主要原因。

拉扎尼指出,這些發現表明,富含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飲食中亮氨酸水平的差異可解釋其對心血管和代謝健康影響的差異。因此,該研究有助於制定更健康的飲食指南。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因無法聯繫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本網站聯繫,我們將採取適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