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市,離引領世界又進了一步?

北京時間6月30日晚,中國網約巨頭滴滴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但是全程保持低調,沒有舉行任何公開儀式。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裡,對於上市傳聞,滴滴方面始終沉默應對,沒有透露口風

滴滴開盤價16.6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8.9%,總市值接近800億美元。

滴滴本次IPO發行價定爲14美元,位於13-14美元/ ADS的發行區間上限。滴滴發行3.17億股ADS,比原計劃的2.88億股多10%。以14美元的發行價計算,滴滴此次至少募資44億美元。

此前,輿論認爲滴滴在美上市後市值有望超過優步,優步目前的最新市值超過了950億美元,仍是全球出行平臺第一股。

在最如日中天的時候,滴滴沒能夠抓住機遇上市 ,使其失去了躋身千億美元市值俱樂部的機會。但業內觀點卻也有認爲,滴滴選擇此時上市,有其高明之處,一方面是一衆投資者終於可以套現退出,大股東中的軟銀和優步被認爲是最大贏家之一;另一方面,在連續多年虧損後,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利潤爲54·83億元,上年同期的淨虧爲39·72億元),這對其市值的估值有利。

事實上,出行市場本身是一個不確定性風險係數極高的賽道,滴滴過去幾年面臨着一連串危機壓力,甚至可以用生死存亡來形容,今天能走到上市這一步,業界也有爲其慶幸的聲音,稱他們不容易。

滴滴創始人程維素來的理想是,要把滴滴發展成中國人領導的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引領汽車交通行業變革的世界級科技公司,在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成爲世界級的汽車運營商和智能交通技術的引領者

上市成爲一間公衆公司,提高透明度規範化運作,進一步把評判和檢視權交給市場和用戶,與之形成雙向機制的對話和互動,是多數走向全球化的公司必然要經歷歷程節點,這也是滴滴在全球市場上的一次正式亮相

上市只是行進過程中的一小步,對於滴滴來講,後面的道路也依然不會百分百平坦,如其招股書上所載明的那樣,其各項業務面臨着多項風險,如法律和監管風險可能對滴滴的業務前景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包括司機屬性風險、司機和車輛的證照風險、反壟斷監管可能帶來的罰款或者業務調整風險,公司VIE架構可能不符合中國監管上市要求等,也包括業務層面還面臨可能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的風險。

面對外界關於在出行賽道上滴滴已見到天花板,如何續寫新故事來支撐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公衆信心之類的議論,也是需要滴滴管理層進一步通過實踐來呼應的疑問。

上市後,衆目所視之下,滴滴需要經受得起更多這一類拷問,得更加審慎和負責任地處理與政府、與社會公衆、用戶以及市場之間的關係,也即他們需要更加慎重地發展自身的業務,更妥善地進行決策取捨,更應擔負起責任意識。從這個角度來講,上市對於一家意圖長遠發展的公司來講,是積極的事情,因爲它要把自身的信用根本上交託給市場和監管層來打分,反過來,這種評價機制、約束機制將會幫助一家有抱負的公司實現自我塑造,促其向更成熟穩健的方向發展與進化,而不是向投機取巧、唯利是圖的路子上邁進。

從這個維度來看,滴滴正在經受一次新的檢驗,這很必要。

輿論上對滴滴業務面成長力的懷疑和上市好時機錯失的議論,可以說是一種別樣的成人禮。和這些年滴滴所遭遇到的各種危機、矛盾事件一樣,本質上都可視爲成長過程中的洗禮。中國傳統的哲學信條告誡道,人在年輕的時候,最怕的是順;到了中年,最怕的是閒;到了老年,最怕的是逆。大意是說,在太年輕的時候,假使一路走得太順,中間並沒有過什麼挫折艱辛,絕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爲不經摔打磨鍊,不經風歷雨,就很難成長和成熟,很難輸得起,很難行穩致遠,甚至可能就會誤入歧途。

就此而言,過去這麼些年滴滴的遭遇,反而是其發展中的無形財富,一個企業的發展和成熟的過程,就是不斷面臨問題、危機,不斷地求解應對問題、危機的過程,小企業有小企業的問題和危機,大企業有大企業的問題和危機,哪怕登頂大到不能倒的那一天,真正當了賽道中的“王”,還會有各種危機和煩惱等着你來應對和處理。如果有朝一日沒有問題和危機了,企業生命力可能差不多也就快結束了。

回顧反觀,難關和陣痛一個接一個,何嘗不是在幫助滴滴自我完善,調適自我心態和認知視野,促其走上更加正確的道路,塑造更加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相反。假如沒有這中間的種種經歷,誰說得準他們又會滑向哪個更加不幸的終點?

滴滴是最沒有安全感的公司、睡一覺,天還是亮的——這是程維在經歷過不如意之後公開對媒體講的話。這是有經歷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

出行市場牽繫着社會民生,是有溫度的和需要厚實的人文關懷的,不只是一個冰冷的市場,上市了,在朝向世界巨頭目標衝刺的過程中,希望滴滴走得穩健,也更能扛起責任重擔。

資料參考及援引:中國企業家雜誌、中國江西網、藍科技網、中國新聞網、運營商財經網、壹娛觀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