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咬斷舌? 切勿強行掰嘴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提及癲癇,每個人腦海都會浮現人倒在地上全身抽搐的畫面,甚至會有「要趕快把病友嘴巴掰開!」的舉動;但是醫師指出,根據臨牀經驗,癲癇病友因發作咬到舌頭機會僅佔20%,且發作時舌頭往內縮,咬到舌頭外緣並不會造成致命傷害,反倒是因爲要塞物品到病友口中,強行掰開嘴巴,才易導致下齶嚴重受傷或手指被咬傷。

▲癲癇發作咬斷舌? 醫:強行掰嘴才致受傷(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民衆對癲癇疾病錯誤認知並不少,一項針對全臺5845位18歲以上民衆進行的「2012臺灣民衆癲癇認知大調查」發現三大誤解:21.2%民衆以爲癲癇是精神情緒疾病;49%民衆不贊成子女與癲癇病友結婚;52.3%認爲癲癇是遺傳疾病。另有9成民衆不知道癲癇可透過開刀治療。

社團法人臺灣癲癇之友協會理事長汐止國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曾元孚解釋,癲癇是一種大腦異常放電所產生反應,跟精神疾病完全無關,但在臨牀上也有因腦部病變併發精神異常與癲癇的案例,加上民衆俗稱癲癇爲羊癲瘋,久而久之,癲癇就與發瘋或精神異常連結在一起。據臨牀經驗,40%的癲癇原因不明,另外60%是因腦部外傷腦瘤中風、退化性疾病、腦部感染或是大腦發育先天異常,其中遺傳因素只佔4%。

至於對癲癇疾病的接受度,雖相較於20年前已大幅上升,但仍有49%不贊成子女與癲癇病友結婚、13%認爲癲癇病友不能與正常人一樣工作。曾元孚醫師表示,癲癇與一般慢性疾病無異,可以透過藥物手術生酮飲食或是迷走神經治療,多數病友配合醫師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發作次數減少,甚至一些病友好幾年沒有再發作。只要社會大衆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他們一樣可以正常結婚、工作。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