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餓時東西真的會變好吃! 5個原因「改變你的味覺」

▲吃東西示意圖。(圖/達志/示意圖,以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人類胎兒期後開始形成「味覺」,利用舌頭可以讓我們能夠感到酸、甜、苦、鹹的滋味,並品嚐世界上的美食。不過,你知道味覺是會改變的嗎?日本新聞網站《ガジェット通信》的文章指出,有5種情況會「使味覺產生改變」,肚子餓時候,東西真的會「比較好吃」!

1. 年齡隨着年紀的增加,味蕾數會減少,使人味覺漸漸變遲鈍,有時會感覺記憶里美食的滋味比較豐富,可能也是這個緣故

▲年紀越大味覺會越來越遲鈍。

2. 溫度咖啡甜點和許多料理,常常會因爲溫度不同,味道也產生很大的改變。東西冷掉之後,人們對於「鹹味」的感覺會變強,對於「甜味」的感受則變弱,因此滷味冷掉之後會覺得變鹹、冰淇淋口裡融化後則會覺得變甜

熱食甜味比較明顯。熱湯示意圖。

3. 空腹空腹會讓身體食物的感受變敏感,許多美食家廚師爲了訓練食材和料理的敏銳度,也會選擇空腹試食

4. 壓力壓力太大會讓味覺變遲鈍,而心情憂鬱則容易讓食物嚐起來有苦味

▲壓力大示意圖。

5. 懷孕懷孕中的女性,因爲體內荷爾蒙的平衡產生變化,也可能讓味覺改變。

▲懷孕示意圖。

另外,除了上述生理現象外,身體生病的時候也可能使味覺產生變化,身體缺鋅服藥副作用,或口乾舌燥時都可能會讓味覺變得遲鈍。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