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強大軍事領導力――中國共產黨百年軍事實踐的重要經驗和啓示

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奮鬥歷程和輝煌成就,凝聚着無與倫比的強大領導力。其中,軍事領導力是黨的領導力的重要內容。鍛造強大軍事領導力引領人民軍隊勝利前進,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軍事實踐的一條基本經驗,是我們黨爲什麼“能”、人民軍隊爲什麼“勝”的重要密碼。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大力加強軍事領導力建設,爲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堅強保證。

我們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部高度重視理論創新、持續加強理論指導歷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注重發揮先進軍事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官兵,是我們黨軍事領導力的重要體現。

黨在創建人民軍隊之初就強調,“不僅要武裝士兵的技術,並且要武裝士兵的思想”。革命戰爭年代,我軍能夠戰勝國內外敵人,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堅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爲指導,科學解答瞭如何建設一支新型人民軍隊和奪取武裝鬥爭勝利的重大課題改革開放以來,我軍能夠有效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各種困難挑戰,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堅持以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爲指導,全面推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圍繞強軍興軍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形成了習近平強軍思想,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建設一支什麼樣的強大人民軍隊、怎樣建設強大人民軍隊的重大課題。新時代強軍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

奮進新徵程,必須堅持把掌握思想領導作爲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增強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官兵的實效性,使黨的先進理論轉化爲舉旗鑄魂、強軍打贏的行動指南。

目標是方向、是動力,目標引領是有效領導的重要方式。針對鬥爭形勢變化強化軍事目標引領,是我們黨提高軍事領導力的重要途徑。

黨領導偉大斗爭的過程,也是以偉大目標引領人民軍隊方向、凝聚官兵意志力量的過程。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就明確提出“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八一南昌起義是我們黨創建並獨立領導人民軍隊的開端,同時也開啓了對軍事領導力建設的探索。從革命戰爭年代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開闢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到新中國成立後和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相應的軍隊奮鬥目標,到黨的十八大後提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總是隨着形勢任務變化及時爲人民軍隊明目標、指方向、定方略,強化軍事目標的引領力。人民軍隊始終堅持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自覺以黨的使命爲使命,圍繞黨賦予的目標任務而奮鬥、去戰鬥。牢記目標、履行使命,貫穿於我軍英勇奮戰的全部實踐和發展壯大的全部歷史,體現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本質要求,是我軍上下同欲、團結奮戰的不竭動力。

奮進新徵程,必須堅定目標引領,堅持用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統一思想、引領方向,切實把全軍意志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有效履行我軍使命任務上來,始終做到忠誠使命、獻身使命、不辱使命。

組織支撐力既是黨的領導力的重要內容,又是黨的領導力的關鍵依託。我們黨歷來重視建強軍隊黨組織,爲黨領導和掌握軍隊提供組織支撐。我軍黨組織建設的每一次突破,則必然帶來黨的軍事領導力質的提升。

人民軍隊創建之初,黨在軍隊的組織尚未健全。“三灣改編”確定支部建在連上,使黨的領導直達基層、直達士兵。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奠定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遵義會議解決了黨內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成爲黨的軍事領導力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軍事鬥爭長期實踐中,我們黨既在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從頂層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又在全軍建立黨的各級委員會,形成了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支部建在連上等重要制度,構建了貫通全域、直達基層、覆蓋全軍的嚴密組織體系,黨領導和掌握軍隊的組織支撐不斷鞏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決策召開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對加強新時代軍隊黨組織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全軍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健全完善軍隊黨的建設政策制度,着力加強黨委班子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功能,進一步增強了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

奮進新徵程,必須適應新體制新職能,全面加強軍隊黨組織建設,促進軍隊黨的組織體系與新的領導指揮體制、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有機契合,把我軍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切實使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爲制勝優勢。

毛澤東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教訓深刻指出,軍隊的領導權掌握在我黨手裡是完全必需的,不能動搖的。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堅持教與管、德與法齊抓並治,確保黨牢牢掌握人民軍隊的領導權指揮權。

我們黨總是把思想引導與法紀保障緊密結合,以教育說服力和法治強制力確保黨領導和掌握人民軍隊。一方面,注重教育先行。通過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環節作用,加強軍魂教育,使官兵深刻認識“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強化聽黨指揮的政治自覺。另一方面,注重嚴明法紀。我軍三大紀律第一條,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頒發並12次修訂軍隊政治工作條例,出臺軍隊黨委、支部工作條例等,堅持以法規形式明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習主席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作爲我軍的命根子緊抓不放,加強政治整訓,完善制度體系,廣大官兵維護核心、聽從指揮更加堅定自覺。特別是將“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上升爲黨的基本方略,將軍委主席負責制寫入黨章,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基礎和法理基礎更加牢固,既標誌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領導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也標誌着黨的軍事領導力發展到了新的高度。

奮進新徵程,必須堅持政治工作與法治建設緊密結合,促進教育引導與嚴格管理同向發力,打牢官兵聽黨指揮、獻身強軍事業的思想政治根基,以絕對忠誠確保絕對領導。

軍事領導力強弱,最終應以軍隊戰鬥力來衡量,通過戰場勝敗來檢驗。我們黨始終注重統籌抓好軍事領導力建設與軍隊戰鬥力建設,使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轉化爲克敵制勝最佳效能。

由於中國革命長期面臨的一個基本形勢是敵強我弱,黨領導人民軍隊常常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戰鬥,黨的軍事領導力建設總是堅持向戰爲戰,着力提高謀略水平和指揮藝術。從紅軍時期的“十六字訣”,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持久戰”;從解放戰爭時期的“十大軍事原則”,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零敲牛皮糖”;等等,黨的軍事領導力不斷與時俱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統攬“兩個大局”,領導制定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統籌推進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準備,推動軍隊領導指揮體制、軍事力量體系、軍事政策制度全面重構重塑,使軍事領導力建設有效貫穿戰鬥力建設各環節、融入軍事鬥爭準備全過程,引領我軍打贏能力全面提升。

奮進新徵程,必須更加註重聚焦實戰加強軍事領導力建設,深刻洞察信息化戰爭、智能化戰爭演變新趨勢,深入把握新的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創新軍事戰略指導,着力打造新時代軍事領導力優勢。

執行力是領導力的重要內容,也是領導力釋放效果的重要體現。我們黨既重視軍事決策的科學性,又注重軍事決策的執行力,確保各項決策和命令指示落地見效。

我軍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素以雷厲風行的強大執行力著稱於世。我軍創造一次次絕地反擊、轉危爲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既靠黨的堅強領導,也靠官兵堅決執行。廣大官兵接受任務不講條件,落實指示不打折扣,聞令而動、聽令而行,確保政令軍令暢通,彰顯了令敵膽寒的強大執行力。進入新時代,習主席進一步從政治高度強調提高執行力,明確檢驗軍隊是否堅持黨的領導,主要是看貫徹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指示是否堅決有力、嚴肅認真。全軍增強號令意識,強化戰鬥作風,堅決糾治打折扣、搞變通、走形式現象,有效打通了決策部署“最先一公里”和末端落實“最後一公里”。

奮進新徵程,必須堅持向執行力要戰鬥力,確保全軍始終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決策指示,使我軍嚴密的組織力、高效的執行力凝聚成無堅不摧的戰鬥力。(張明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