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爭奪小米汽車落戶 北京、上海、武漢等傳出正接洽
◎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等多地都被傳出正在與小米集團接洽,希望小米汽車落戶。一時之間,一場爭奪小米汽車的暗戰已經打響。
6月下旬,北京天氣異常沉悶,北五環外京新高速東側的小米科技園卻熱鬧非凡。
3個月前,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這裡官宣投入100億美元造車後,有關小米造車路徑的猜測便不絕於耳,而造車項目落地何處更成爲業界關注的話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武凱 攝
據瞭解,小米官宣造車後,雷軍已拜訪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等車企,並與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以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等業內人士商談。
與此同時,包括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等多地都被傳出正在與小米集團接洽,希望小米汽車落戶。一時之間,一場爭奪小米汽車的暗戰已經打響。
合肥打樣
隨着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與節能減排理念的普及,新能源汽車正成爲市場寵兒。在此背景下,合肥、肇慶等城市爭相加入新能源造車行業,以投資或提供廠地等方式與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達成合作。而隨着蔚來、小鵬汽車等新興車企汽車交付量與股價的提升,地方投資在獲得相應回報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以有“最強風投”之稱的合肥市爲例,2020年初,合肥市政府促成以國投招商、合肥市建投集團及安徽省高新投爲主的戰略投資者向蔚來中國投資70億元,獲得後者24.1%的股份,一舉解決當時蔚來汽車的資金危機。
而合肥也憑藉對蔚來汽車的投資獲得了豐厚回報。今年2月4日,因蔚來汽車方面回購約3.3%股份,合肥方面持有蔚來汽車股份降至20.8%。即便如此,以6月30日美股收盤價計算,蔚來汽車當前市值約872億美元,合肥方面仍持有181億美元等值股票,摺合人民幣約1170億元。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合肥對蔚來汽車的投資獲得了超十倍的回報。
除了投資收益回報,吸引新興造車企業項目落地也可以有效推動當地汽車產業轉型發展。合肥市發改委網站近日公佈的1~4月經濟運行數據報告顯示,今年前4個月,合肥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增長了59.4%,兩年平均增長了22.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5%,兩年平均增長14.5%,較一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全國、全省。
作爲國家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合肥正成爲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聚集地之一。
正在進行中的小米爭奪戰
有合肥成功案例在先,表態下場造車的小米也在吸引各地方政府的目光。
在小米官宣造車後不到10天,西安正式對外宣告,將加入小米造車項目的爭奪戰。西安多名網友在相關留言板留言,希望西安積極爭取小米造車項目。對此,西安市投資合作局統一回復:將結合西安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持續緊密對接“小米造車”項目。
與小米手機有着深度合作的武漢,在小米官宣準備造車後,也隨即表現出濃厚興趣。不少網友在武漢城市留言板裡留言:抓住機會,把小米智能電動車汽車引入武漢,爲武漢注入更多活力。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對此直接回復:該區高度重視小米官宣造車事件,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將主動、熱情對接小米,爭取合作可能性。
隨後,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也回覆稱,小米系項目是東湖高新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將進一步加強與小米的溝通,積極引入更多小米系產業項目落戶光谷。
圖片來源:武漢城市留言板(截圖)
不久後,一家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透露,小米正計劃在上海建立一個研發中心,目標地點是安亭。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6月3日,小米參與了位於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縱目科技1.9億美元的D輪投資,該公司主要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6月8日,小米和高瓴、美團共同領投了位於上海的激光雷達企業禾賽科技超3億美元的D輪融資。這也被視爲是小米造車項目可能落地上海的信號。
但近期,小米公司也發佈了大量關於自動駕駛職位的需求,這些職位的招聘地點都在北京海淀區——小米總部所在地。據此,有人推測,小米有可能把汽車研發中心總部放在北京。
對於上述推測,小米方面截止記者發稿並未作出正面迴應。
誰更需要小米?
地方政府之所以對小米汽車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與汽車產業的規模效應密切相關。“地方政府希望車企落戶,主要是因爲可以提高GDP、增加稅收。而增加稅收可以帶動就業。”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汽車行業規模較大,其相關產業鏈規模也比較大。一般一個車企落戶一個城市,會帶來相關供應商落戶當地,如物流和提供配套服務的一些企業。所以車企對一個城市的發展很重要,這也有利於政府的招商引資。”
不過,不同城市或許對小米汽車項目的訴求各有不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名義理事長蘇暉認爲,相較於北上廣以及長春等頭部汽車城市,新一線城市對新造車企業需求更急迫。“當前,北京高科技產業過於集中,且以環保、氫能源汽車爲未來目標;上海坐擁上汽、通用、特斯拉等大型車企,汽車產業發展充分;廣州追求多元化發展,新能源汽車並非其核心訴求。相反,西安、武漢等城市汽車產業仍有上升空間,市場需求尚未滿足,以小米爲代表的科技公司若在當地造車,會爲其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產業效益。”
據瞭解,武漢、西安等地近年來都將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爲重要目標,而引進造車新勢力不失爲一步好棋。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蘭素英 攝(資料圖)
“造車新勢力能爲當地帶來廣告效應。”張翔說,“大部分造車新勢力年銷量在一萬輛以下,所以它們的產值、稅收並不高。不過從長遠角度來看,造車新勢力的發展空間比較大,能在傳統的汽車供應鏈和服務體系外,帶來軟件化的生態系統,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據武漢市發改委官網信息,汽車產業多年來一直保持着武漢第一大支柱產業的地位。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也爲武漢帶來了新的機會。
近年,以東風汽車爲代表的武漢當地傳統車企已開始發力智能電動汽車。而除東風汽車之外,武漢也正在引進新的造車血液。近日武漢地區正在進行的投資備案公示顯示,總投資約47億元的小鵬汽車武漢產業基地將落戶於此。
“武漢地區汽車產業潛力很大,單有東風汽車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新造車企業能推動當地汽車產業智能化、電氣化發展,更能滿足武漢未來的發展需求。”蘇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相較於武漢,西安當下可能更需要小米。
據陝西省統計局報告,西安汽車產業規模和聚集程度低、整車產量不足50萬輛(2018年數據),零部件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而分散,難以形成聚集效應。當前,除陝汽、比亞迪等大型企業集團外,西安大部分企業不具備自主開發能力。以2018年爲例,這一年,西安汽車製造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即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僅爲2.3%,低於全市平均水平。研發經費的差距導致車企之間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存在的巨大差距。這都對西安汽車產業發展造成一定限制。
“西安的乘用車產業缺乏大型企業,而武漢等城市已經有很多車企,對單一企業的需求相對較低。所以西安是最需要小米的城市。”張翔認爲,引進小米等新興造車企業或可提高西安汽車產業的聚集程度,形成聚合效應。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過,正在謀求轉型新機遇的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也不會放棄對小米汽車項目的引入。
與新一線城市相比,北京擁有衆多無人駕駛技術公司以及較爲前瞻的無人駕駛路測政策。同時,北京也是中國擁有自動駕駛汽車企業和創新人才最多的城市,百餘家自動駕駛企業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衆多的科研機構在北京共同形成了國際領先的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小米若在北京推進造車項目,將擁有顯著的人才、政策優勢。
而位於長三角的上海憑藉上汽、通用以及特斯拉等大型車企,能提供完備的產業設施和較爲便利的生產、運輸條件。這也是當下小米等新造車公司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但對於小米汽車落戶一線城市的可能性,張翔並不看好,他對記者說,“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汽車產能較大,對小米需求較低,小米所能獲得的政策支持有限。而西安等城市可能會在用地、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更能吸引小米這類企業。”
對此,蘇暉也認爲,“小米可能會選擇一座有一定工業基礎、市場潛力較大且能提供更好政策的城市,西安和武漢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