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保護中心」早期親職教育介入輔導刻不容緩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劃」,近三年來奮力推動早期親職教育的介入,6日舉行成果發表會,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張鈺醫師(右)爲計劃主持人。(黃國峰攝)

童年心裡受創,會成爲永久的創傷!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兒少保護通報案有7萬多筆,創歷年最高!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劃」,近三年來奮力推動早期親職教育的介入,6日舉行成果發表會,呼籲推動「早期親職教育的介入」,以減少兒虐的發生。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於107年7月起承接衛生福利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劃」,計劃主持人,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張鈺孜醫師表示,對於遭受疏忽以及虐待的兒少照護已是刻不容緩,他分享一名10歲孩子,因母親無法處理孩子情緒,只能以打罵造成傷痕累累,還在半夜將他趕出門,經家防中心與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先安排孩子接受心理治療,並啓動親職協談服務親子關係獲改善。

另一位國二生,去年遭親屬鐵棍毆打到送急診,安置後每天都在躲在棉被哭泣,還說「就讓我這樣一個人吧」,經過一年多的團隊介入與心理諮商,少年逐漸走出失落:「我的一生過得很辛苦,但因爲你們,現在我能感覺到一點點的幸福!」。

張鈺孜強調中心推動「早期親職教育的介入」目的就是要早期發現風險,早期介入服務,以減少兒虐的發生,結合醫師、社工師、臨牀心理師、衛教師以及表達性藝術治療師和諮商心理師的兒少保團隊,隨時提供有需求的家庭相關衛教諮詢、親職協談,從提升家長親職知能,引導家長親子互動的技巧,到降低家長的親職壓力,最終是爲了讓每一位孩子得享健康快樂的成長。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劃」,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張鈺孜醫師(左)爲個案輔導情境照非當事人)。(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提供/黃國峰臺中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