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市場畸形成顯學 學者嘆:不做事「躺好躺滿」十年還有賺 

臺灣房價高、全民有感。(圖/記者陳韋帆攝)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高房價全民有感,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章定煊昨天(18日)表示,不到兩千萬房子十年後變成四千萬元,反映當下年輕人購屋困境,而稅制誘因下,臺灣民衆普遍習慣以房地產作儲存財富方法,所以多數人認爲認真工作、認真求學都不重要,全不足以讓人脫離貧窮,而致富最重要方法是和銀行打好關係跟躺好躺滿,所以,學會怎麼躺着比認真學習工作重要,諷刺比喻好像變成當今的顯學,令人感嘆。

章定煊表示,經濟成長過程資本家、地主技術擁有者越來越富有;整個受薪階級就越來越貧窮,當資本家、地主、技術擁有者有多餘資金時候,再加上他們優異的貸款條件,促使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導致價格租金上揚,受薪階級的困境就越來越嚴重,貧富差距以非常快的速度惡化中。

「臺灣房價問題比其他國家更嚴重的三個原因」章定煊指出,一個臺灣的資本家、地主、技術擁有者取得資金後,不願再進行生產投資,而是大多比重流向房地產市場,因而臺灣所得房價比居高不下,這點由臺灣2008年將遺產稅調降至10%,結果海外回來資金並沒有投資在產業上,反而大肆在臺灣炒房上看得出來。

第二個原因,臺灣在生產上,雖然在使用了臺灣的資本、臺灣的技術,但是在將整個基地移往海外,也就是以海外的勞力替代了臺灣了勞力,就算國民生產毛額上升了,臺灣受薪階層能得獲得的利益少之又少。

第三個原因,是稅制誘因下,臺灣民衆普遍習慣以房地產作儲存財富的方法,即便目前投資客大量減少,置產客讓目前房地產市場盤面不至大幅下滑。

他更援引先前政大教授張金鶚新房個案,章定煊表示,他賣掉兩間舊房去買一間4千萬新房,反映年輕人購屋困境,他此次入手房子在十年前不到兩千萬元,假使張教授和其他人一樣十年前提早退休,再拿退休金去買那間房子「他甚麼工作都不用做,只要躺在那邊躺十年,就可以賺兩千多萬,連舊房子都不用賣。」

他批評,這十年來努力教書著作講學研究,所得還比不上在那邊躺着,這年頭認真工作不重要,也不是認真求學,這些都不足以讓人脫離貧窮;致富最重要方法是跟銀行打好關係跟躺好躺滿,比如說10年前拿100萬跟銀行貸99%,買一戶一億的帝寶,10年來每天就是努力的在帝寶好好躺着,十年後這一百萬就會變成三億。這樣的比喻雖然反諷意味十足,可是令人痛苦的是,好像又是事實

他感嘆,在政府民間都相信房地產的發達有助於國民所得GDP的成長,而且房地產有問題整個經濟都會出事,讓這樣躺着賺風險降到最低。所以,學會怎麼躺着比認真學習工作重要,這樣諷刺的比喻好像變成當今的顯學,真是令人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