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大口吃人!? 貿易戰促臺商提前撤資迴流!

對岸近日瘋傳「終於,房子開始吃人了」,內容直指房市已泡沫化。(示意圖記者一中攝)

記者陳韋帆臺北報導

中國大陸近日瘋傳「終於,房子開始吃人了」文章,內容提及「爆倉」、「樓價跌幅30%」、「股災」等近年經濟狀況,配合其國家政策,最終所引爆的「房市危機」。臺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劉佩真分析,泡沫化的房市,也成爲對岸與美國貿易戰中,最不利的因素之一,假使中國大陸房市崩盤,經濟勢必受到重挫,臺灣建商看到這個危機,提前撤資回臺。

經院副研究員劉佩真分析,現階段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值高達430兆元人民幣,已是GDP規模的五倍,而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債務金額則不低,包括萬科恆大地產均超過1兆元人民幣,而保利地產、融創中國、綠地集團碧桂園也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之上。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臺灣上市櫃建商赴中投資的共有23間;自104年最高峰的279億總投資額,到今天第二季已銳減3成,直降到193億。劉佩真指出,主要就是因爲臺灣建商提前看到此項危機,所以紛紛奔流返鄉。

劉佩真說,事實上,中國大陸房價多次調控壓制不下,已造成債務問題不斷擴大,甚至對於中國大陸人民來說,因高房價而使其將所得大量花費購房上,根據統計資料,106年中國大陸家庭人均財富中,房產淨值已佔三分之二,等同財富鎖在房地產之中,反映人民的消費能力已遭購房預算大量侵蝕。

而高房價是維持此內生循環持續關鍵,未來一旦中國大陸房市價格出現崩跌,恐引發資產價值過度高估所產生的嚴重後遺症,顯然中國大陸房價的變化將對整體經濟表現動見觀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