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進校園 | 鄉土教育融合美育,澆灌出雲鄉深處的非遺之花
中國青年網大理1月13日電 一汪溪水蜿蜒穿越整條青石板鋪就的老街,斑駁的青石路鐫滿了光陰故事,白牆青瓦,雕樑畫棟,盛滿了歲月浮沉。在午後,坐落在靜謐古城的大理市東門完全小學總會傳出稚嫩的童聲:“一個螃海八隻腳(咿吆),兩個甲甲一個口,兩隻小眼黑悠悠,哎呀人偷(哪哈)瞧(咿呦)”,古韻悠悠的白族調回響在蒼山洱海。
大理市東門完小。
作爲我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州素有“文獻名邦”美稱。漢、白、彝、回、傈僳、藏、納西等多民族聚居融合過程中也創造出了璀璨歷史文化。2011年3月,大理被原文化部命名爲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爲切實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工作,依託大理州豐富的白族非遺文化資源,率先在大理市東門完小開展非遺進校園創新實踐。
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以“知家鄉、愛故土、懂非遺、傳文化”的鄉土教育理念爲引領,將所在地非遺項目引入校園,融入學生的學習成長環境,以鄉土藝術之美育化兒童心靈。先行先試,系統性開發非遺課程、豐富非遺課堂教學內容、創建“非遺特色學校”。此項工作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2020年10月,在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展示活動中,該案例入選“十大優秀案例”。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杜漪介紹:“我們每年會在全州12個縣市組織開展不少於60場非遺進校園活動,涵蓋大、中、小、幼兒園及各類專業培訓學校,授課內容包括傳統技藝類、戲劇曲藝類等。”穿越千年的大理州非遺技藝在蒼山洱海畔與每一位少年邂逅,並在他們手中重新煥發生機。
教育部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852號建議【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常態化全面加強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勞動教育】答覆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大力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作爲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結合現實條件,遵循教育規律,因地制宜地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構建非遺教育體系,保障了非遺校園傳承工作的常態化、正規化、序列化運行。
鄉土教育與美育融合,打造白族特色非遺課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爲優秀傳統文化,是學生美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新課程改革中強調開設特色地方課程與大理州非遺進校園工作融入鄉土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
在大理東門完小,白族剪紙、白族扎染、白族大本曲、白族調、白族霸王鞭等民族特色非遺項目與美術、音樂、體育課程相融合;在大理州巍山縣大倉鎮小三家小學,彝族打歌成了體育課上最歡樂的項目;在大理州洱源縣松鶴小學,白族嗩吶是學生們最喜歡的音樂課堂。在大理州劍川縣職業高級中學,木雕成爲工藝美術課的必修課程。
杜漪介紹:“非遺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非遺在校園傳承的主渠道,系統課程可以保證教學長期有序開展。”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在主導課程編制時,注重非遺進校園工作的特色化、個性化和靈活性,根據各學校訴求、各項目傳承特點有選擇性、針對性地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目前大理州已建成13所非遺進校園示範學校,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非遺課程。
大理州東門完小大理非遺進校園檔案彙編。
東門完小立足白族特色文化資源,因地制宜開發校本課程。契合少數民族非遺項目特點,從民族歷史文化、民族語音文字再到專業非遺技能,緊扣“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挖掘非遺項目的內容深度。2016年東門完小首次將白族大本曲優秀曲目《英臺賞花》融入學校音樂課程,唱本人物故事與日常教材所學《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內容緊密結合,學生天然有親切感。後面逐漸融入傳統曲目《望夫雲》《大理是個好地方》等曲目,引導學生繼續學習白族大本曲。同時,以相同模式將白族調融入音樂課程、白族剪紙融入手工課程、霸王鞭舞蹈融入體育課程,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在實踐體驗中感受鄉土非遺之美。
大理市東門完小校長楊萬興介紹說:“我們圍繞白族文化進校園思路,將白族調、剪紙、霸王鞭課間操、非遺文化牆等內容和形式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把鄉土教育和青少年文化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傳承本土文化的基礎上,接受美育薰陶,夯實文化底蘊,建立起民族文化自信。”
完善非遺教本教材,規範教學內容。現行教育體制下非遺課程尚未編入國家的常規教學體系,要實現非遺校園傳承的正規化、常態化、序列化,課程教材是開展傳承教育的基礎保障。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聯合學校、非遺傳承人、社會組織組建大理非遺課程開發工作小組,專項負責非遺進校園特色課程和教材開發。
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聯合大理州羣衆藝術館編制出《霸王鞭、八角鼓》教材。
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聯合東門完小先後完成《白族大本曲》《白族剪紙》《大理白族調》《家住東門》等非遺鄉土教材。同時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開發出《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萃編》《大理州民族文化資源普查報告》等配套讀本。杜漪說:“目前我們第一階段的非遺教材及課程是通過對前期非遺進校園工作經驗總結整理所得。第二階段,就要在第一階段實踐取得的經驗基礎上進行整體規劃,系統開發非遺教育資源庫。其中涵蓋非遺基礎知識、非遺演變歷史、藝術特色、語音文字、音像資料。同時,編寫非遺校本教材、設計學習方案,使非遺校園傳承切實做到有章可尋、有典可依。”
大理市第五中學課在課間跳霸王鞭、八角鼓。
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聯合大理州羣衆藝術館針對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特點,編排出一套適合大中小學師生學習的課間操,同時編制了此套課間操教材和教學視頻光碟。大理市第五中學政教主任杜星瑞介紹:“新生入學軍訓期間,學校就同步開展霸王鞭、八角鼓教學工作,軍訓結束時學生基本就能夠熟練掌握動作要領。”
多方聯動,探索非遺教學新模式
“非遺傳承人+專職教師”,組建非遺教學新組合。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打造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必不可少。2017年,教育部出臺《學校體育美育兼職教師管理辦法》,以解決美育教師特別是承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教育的教師短缺問題,支持鼓勵各地各校聘請非遺傳承人擔任學校兼職美育教師,暢通非遺傳承人擔任學校美育兼職教師通道。楊萬興介紹,在非遺保護中心的協調下,學校每週的週二、週五都會邀請非遺傳承人前來授課,每次2個課時。如今,白族調、霸王鞭、剪紙、土陶等非遺課程已形成常態化教學。
白族剪紙州級代表性傳承人楊亞輝和帶班老師在課堂共同教授剪紙課。
針對非遺傳承人懂技藝,但缺乏講課教學經驗現狀,東門完小在非遺進校園的教學工作中,採取“非遺傳承人+專職教師”雙教師課堂教學組合,在保障教學效果的同時,又能讓非遺傳承人和專職教師相互學習,爲進一步培養同時掌握非遺技能和教學能力的融合型非遺教師探索新路徑。
東門完小在實際非遺教學過程中,總結凝練出“聽—看—議—練”的學習模式。“聽在日常”,“聽在課堂”,日常課件鈴聲以及空餘休閒時間均爲學生播放大本曲、白族調歌曲;看教學資料庫中的視頻資料,課堂上再由傳承人帶領,系統觀看現場演奏,逐步掌握演唱形式、表情、動作、眼神、手勢等;師生共同討論,探索學習方法和規律,傳承人點撥學習要領;學生模仿練習,老師一邊指導、一邊矯正。
楊亞輝在課堂教授白族剪紙。
白族剪紙州級代表性傳承人楊亞輝說:“在授課過程中會針對白族剪紙的特點和帶班老師一起給孩子們普及白族的人文歷史,課程教授也是由簡到難,從花樹葉到小動物,循序漸進。現在我和母親兩個人每週都會到不同學校教授剪紙課。”
非遺進得去,學生出得來。教育部關於“非遺進校園”工作常態化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各地教育部門與文化和旅遊部門積極合作,共同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和基地。教育部支持引導“學非遺、用非遺、秀非遺”在校園生根發芽,也贊同組織學生到當地非遺館、傳承體驗中心(所、點)等場所開展非遺體驗遊、研學遊等。傳承人走進課堂授課,學生到傳承基地開展校外非遺課程實踐,“一出一進”讓非遺進校園的腳步走得更加紮實。
巍山縣大倉鎮小三家小學學生練習彝族打歌。
彝族打歌州級代表性傳承人閉學軍的彝族打歌傳習所到巍山縣大倉鎮小三家小學步行只要2分鐘。蘆笙一響,腳板就癢,伴隨着低沉的蘆笙音,閉學軍帶着小三家小學的學生在傳習所門前空地就跳了起來。“注意跟着節奏,對,手要擺動起來……”
小三家小學學生在彝族打歌傳習所學習彝族打歌。
巍山縣東山小三家彝族打歌歷史悠久,民間傳統歌、舞、樂三者完美結合,保留了彝族打歌的原始味道。走進傳習所,彝家火坑牀邊掛滿了各種彝族民間器樂及日常用具展品,傳統的東山彝族剌繡和服飾光彩奪目。作爲巍山彝族打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州級代表性傳承人,閉學軍經常到小三家小學傳授東山彝族打歌技藝,組織學生到傳習所練習打歌。據瞭解,彝族打歌傳習所已經成爲大理州巍山縣非遺研學體驗、“非遺+旅遊”活動的一張名片,成爲了外地文化專家學者和普通遊客瞭解巍山彝族傳統文化的“打卡地”。
大理州洱源縣松鶴小學學生練習白族嗩吶。
大理州洱源縣松鶴小學學生和傳承人在松鶴村嗩吶文化傳習所合影。
大理州洱源縣松鶴小學的學生也會利用假期到松鶴村嗩吶文化傳習所學習白族嗩吶。一個個少年穿起鮮明輕快的民族服飾,吹拉彈唱無一不精,好一個民樂隊!
大理州洱源縣松鶴小學學生在松鶴村嗩吶文化傳習所表演。
據介紹,嗩吶傳習所從2016年開始教授學生嗩吶,從一開始的8個學生,到現在只能安排學生分期分批學習。松鶴小學三年級學生潘俊餘,雖是個女孩,但中氣十足,有點“誰說女子不如男”的勁頭。她說自己每週末都會來學習嗩吶、銅鑼、鼓,就是希望可以到更遠一點的地方去吹,因爲吹得好同學可以跟着老師去不同地方和舞臺去表演。六年級的羅建標算得上嗩吶傳習所的班長啦,他說現在自己能熟練吹八九個曲子,像《栽秧調》《龍上天》這些曲子手到擒來。
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
白族扎染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段樹坤說:“我們非遺就像是大米白麪,不可或缺,非遺傳承也要從娃娃抓起,從而喚醒青少年的文化技藝自信。”近年來,段樹坤一家人不僅走進大中小學課堂進行授課,還成立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每年接待遊學、研學學生和遊客上萬人次。如果到大理看不到藍天白雲,到這裡,庭院裡藍白扎染構成的幕布天空已經成爲大理的一個網紅打卡點。段樹坤說:“我們接待過很多明星藝人和遊客,但最讓我高興是來這學習的孩子。非遺進校園不光要走進去,還要讓學生走出來,接下來我準備建一個能夠滿足200個學生吃住的學生宿舍,專門接待研學學生。”
拒演“獨角戲”,推動非遺進校園深層次發展
近幾年,隨着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很多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走進了校園,用“進校園”的方式推廣普及非遺項目,傳承非遺精神。然而,細觀察這種圍繞非遺保護的“進校園”實踐及其宣傳活動,較少或者說還沒有全面系統地深入到事關非遺保護長效性的日常制度化操作層面,文化傳承很難由知識普及到技能培訓再到學術傳播等更爲深廣的領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在接受北京日報採訪時表示,非遺教育作爲一種傳統文化教育,走進了全國中小學,仍處於起步階段,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少學校只是簡單地請非遺傳承人來做一次表演或者上幾節手工課,走馬觀花、淺嘗輒止,課程安排不繫統、不深入。”確實,非遺進校園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建立長期有效的進校園工作機制和體系,同時要讓學生從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切莫讓非遺成爲校園的獨角戲。因爲,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物”,也不是單純的手藝,而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生活習慣和智慧結晶,它是一種樸素精神,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份對美好生活的寄託。
白族大本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冬梅教授大本曲。
爲保障非遺進校園活動入眼、入腦、入心、入生活,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統籌制定《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規劃》指出,在基礎建設階段(2016-2020),在全州範圍內,因地制宜定期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開展傳承人與學校結對活動、各學校擁有一定規模的非遺傳承人人才庫和非遺教學用具、形成標準統一的非遺進校園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初步開發一套適合本校非遺教學的教材。在全面發展階段(2021-2025),在全州範圍內建立非遺進校園技能展示平臺(包括但不限於,全州非遺知識競賽、非遺才藝表演活動、新媒體平臺等)、形成“校內普及教育+傳習所深度學習”綜合學習模式、初步探索非遺產業化創新途徑,搭建“非遺科研工作站”、“非遺數據庫平臺”爲非遺進校園提供理論支撐及數據庫。在保護髮展的良性循環階段(2026-2030),形成涵蓋大中小學的非遺校園傳承科學教育體系,開闢可持續發展的非遺產業化道路等。
杜漪認爲,非遺進校園工作可以分爲三個層面。第一層是進文化,讓學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第二層是進技藝,學生掌握一項民族技藝,有民族烙印;第三層是進信念,對於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要認知、傳承,更要認同其背後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洱海的源頭洱源。
門前風花雪月,門後雲捲雲舒。千百年前,依山而居,傍水而眠的大理人民創造的璀璨文化正在當代青少年手中重新迸發活力。“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大理非遺,非常有戲!(作者:“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展示活動項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