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千里 歐洲家鵝的祖先「灰雁」在臺東現蹤

臺灣屬稀有迷鳥灰雁首度臺東現蹤。(莊哲權攝)

在臺灣屬稀有迷鳥的灰雁,首度在臺東現蹤。(莊哲權攝)

在臺灣屬稀有迷鳥的灰雁,首度在臺東現蹤。(莊哲權攝)

1只罕見嬌客「灰雁」臺東利嘉出海口近日出現,這是灰雁在臺東的首筆紀錄全臺則是每隔幾年偶爾會出現,屬稀有迷鳥,據文獻記載,歐洲家鵝就是灰雁馴化而來,這隻迷航的歐洲家鵝祖先,飛越千萬裡來到臺東,吸不少鳥友前去一睹其丰采。

「1只鵝有什麼好拍的?」,臺東利嘉溪口從去年底開始,出現多種令鳥友驚喜的罕見鳥類,包括從大漠來的漠(即鳥)、長得像唐老鴨的花鳧、鳥界明星黑面琵鷺,還有暗色白鷺、珍稀的唐白鷺等等,日前則來了1只超級迷鳥「灰雁」,吸引不少鳥友前去拍攝,路過的民衆不明就裡,以爲只是1只鵝。

鳥友說,餐桌上的鵝其實就是在遠古時期由雁屬馴化成的家禽,一般認爲亞洲家鵝是鴻雁馴化形成,歐洲家鵝則是灰雁的後代,而不論是鴻雁或灰雁,在大陸都被稱爲大雁,古代許多文人雅士都喜歡以雁入詩

鳥友指出,灰雁在臺灣爲稀有迷鳥,每隔幾年會零星出現,根據文獻,1988年屏東龍鑾潭紀錄過7只,1990年宜蘭蘭陽溪口出現5只,2000年在屏東東港曾有4只紀錄,最近是2016年新竹金城湖來了7只。。

鳥友表示,繁殖於西伯利亞、歐洲北部、大陸新疆西部北部、青海柴達木盆地青海湖黑龍江等地,以野草種子爲主食,偶爾也會吃小蝦田螺

鳥友說,這次迷航到臺東的灰雁還是幼鳥,也是臺東首筆紀錄,灰雁喜羣居,有飛越千里的越冬習性,但是臺灣並不在牠們遷徒的航道上,祝福這隻落單的灰雁,能平安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