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衿:各美術館定位 政府要釐清

圖、文/非池藝術北師美術館去年落成、民國106年南美館將開幕、臺北第二市立美術館現正構想中,不只如此,還有新北市美術館、臺師大美術館,未來也都在近幾年開幕。這些美術館的興建,慢慢地揭開美術館的新一頁。

「美術館存在近百年,角色定位一直在改變。」典藏今藝術主編高子衿敘述美術館的歷史脈絡道,美術館起初被用來展示貴族資本家的收藏品味,後來開始典藏藝術品並永久展示,接着更進一步以「主題展」來展示藝術品。在這個脈絡下,現在美術館開始思考,如何把藝術更有效率地把藝術帶給民衆

英國的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油庫館(The Tank)擴建,便選擇走進市民,開啓論壇與民衆鏈結。高子衿表示,泰特美術館不只單方面擴建館舍,去年七月更連續舉辦十五週的藝術節,並在藝術節期間辦理講座,邀請藝術家策展人與觀衆,一同討論這間油庫館的空間規劃。泰特美術館希望擴建的館舍,能從使用人去思考,符合民衆的各種期待。

美術館不只與民衆積極溝通,高子衿也留意到,最近展覽的展示方式,開始納入「地理區域」的概念。高子衿解釋說,美術館的展覽漸漸走出美術史框架,而納入文化史地緣關係的概念,讓民衆走進展場不再只看到年份敘述,還可以更清楚地知道這些展覽的時代氣氛、藝術家的人際關係等,觀展體驗更加立體直覺。….更多內容請看http://artemperor.tw/focus/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