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評估2023年全球貿易「再平衡」的衝擊

工商社論》

疫情解封后,「再平衡」成爲全球經濟的關鍵詞,但是,疫情後期不論是金融市場或是貿易進出口,都出現極端暴漲的現象,「再平衡」帶來的不是平衡,而是一段令人窒息的緊縮。

全球金融市場在今年劇烈的下跌,美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總市值,從高點的42.67兆美元(指數4,818.62)一路下挫到目前剩下31.7兆美元,龍頭企業的股東財富蒸發超過10兆美元,絕對金額之大,史無前例。

經過劇烈的「股市再平衡」,美國標普500指數、NASDAQ指數、以及更廣泛的 Wilshire 5000指數,如今都已幾乎抹掉COVID疫情爆發後的漲幅,距離2020年2月美國疫情爆發前的股價水準,僅高出約6%%,以目前的市場氣氛,還可能繼續破底清盤,股市投資人與投資機構因此出現鉅額損失、甚至破產倒閉都是無可避免的必然。

接下來我們將要面臨同樣劇烈的貿易再平衡。上週陸續公佈第三季業績的臺灣上市公司,除了臺積電仍然維持成長之外,許多產業龍頭公佈的數字都令人吃驚,例如10月12日臺塑四寶公佈第三季獲利,與第二季相較大減9成,而臺塑營收按季衰退24.1%、南亞衰退12.8%、臺化15.8%,都從產業上游看到急速緊縮的趨勢;鋼鐵產業龍頭中鋼9月營收跌破300億元,從今年4月的高點454億元逐漸下滑至9月的299.12億元,按月衰退17.52%、按年也衰退28.75%。

仔細爬梳各產業龍頭的營收趨勢,不難發現各公司要不是在今年上半年創造高點之後,增長率逐漸下滑、出現按季下滑的趨勢,就是每月營收暴漲暴跌,連公司經營者都難以掌控的打擺子現象。即使是握有優勢的臺積電,在上週的法說會也傳達保守的訊息,認爲公司將在明年第一季「軟着陸」,第二季調整後,明年下半年重拾成長動能,這大概是所有上市公司當中最樂觀的預測了。

金融市場具有領先指標的特性,在股市劇烈調整後,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可能必須承受商品進出口貿易額同步下滑、上市公司營收衰退的衝擊。根據在9月28日公佈,由總部在荷蘭的研究機構 CPB、接受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委託所編制的《全球貿易觀察》(CPB World Trade Monitor)報告顯示,今年元月到7月底的全球貿易總額仍然有4.7%的增長,比起年初各國際經濟機構所做的預測都要好。

但是我們如果進一步追蹤各國最新的統計就會發現,今年第三季之後主要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都已經出現自高檔下滑的趨勢,而且下跌的幅度比預期要更大。例如我國財政部公佈9月進出口統計,其中出口金額375億美元,年減5.3%,進口金額325億美元,年減2.4%,結束「連26紅」的增長紀錄,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9月出口金額相較於8月的403.4億美元,月減7%,而8月較7月的432.4億美元,也同樣是月減6.7%,應該是傳統出貨旺季的9月,竟然跌至與今年農曆春節2月份的出口金額374.5億美元相同,接下去11、12月與明年第一季,有很大的概率,臺灣將連續多月出現出口金額大幅衰退。

不只是臺灣,我們觀察亞洲相鄰國家如中國、韓國、東南亞各國等,也都看到出口金額按月增速快速下滑、甚至跌入按月或者按年負增長的紅字,同樣出現聖誕節前的傳統旺季突然急凍,第四季與明年第一季貿易金額非常可能出現雙位數負增長的警訊。由於亞洲各出口國的貿易金額在COVID期間都呈現大幅增長,如果回到疫情之前的軌道,也有大約20%~30%的調整空間,這對部分公司來說,將是一段極爲痛苦的調整期。

但是作爲全球貿易龍頭的美國政府,似乎尚未認知全球貿易衰退可能帶來的威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10月7日的一場公開演講,還在大談美國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間的互補,駁斥現有的美國貿易政策背離自由貿易精神的指責;而美國商務部祭出對中國半導體制裁的禁令,更赤裸裸綁架全球半導體產業,造成臺灣、韓國、歐洲與美國所有廠商的重大損失。

面對即將來臨的「貿易再平衡」,所有企業恐怕都要多穿幾件防寒冬衣,而借鑑金融市場遭受聯準會暴力升息所帶來的衝擊,恐怕也得等到市場衰退帶來強大的警訊,纔可能迫使反應遲鈍的美國政府調整傷害市場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