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又現吸引力?二季度以來77股翻倍,基金大佬接連“奔私”

(原標題:股市又現吸引力?二季度以來77股翻倍,基金大佬接連“奔私”)

春節後A股市場一輪殺跌,終於在5月中旬開始企穩

截至6月25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的年內漲幅雖然僅有3.87%和3.68%,但是牛股輩出,賺錢效應不小。

時代週報記者統計,今年二季度以來,就有77只個股翻倍,即使剔除剛上市的新股,翻倍股也有60餘隻。其中,潤和軟件(300339.SZ)累計上漲412%,熱景生物(688068.SH)、錦泓集團(603518.SH)、海南椰島(600238.SH)、小康股份(601127.SH)、富滿電子(300671.SZ)、三星醫療(601567.SH)等期間漲幅亦超200%。

最近,各大券商陸續召開下半年投資策略會,謹慎的聲音固然仍有,但樂觀之聲亦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近半月,先後多名基金大佬“奔私”,這是已沉寂了許久的樂觀現象

上週,繼長盛基金原董事長陳平官宣創立上海匯萬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之後,惠理集團原中國業務總裁小波發起設立的靜瑞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也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

餘小波也“奔私”

天眼數據顯示,靜瑞基金成立於2021年4月14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由崇通靜瑞企業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機構類型爲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現有6名全職員工法定代表人、總經理都是餘小波。

餘小波擁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商學學士學位和長江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在惠理集團任職長達12年,歷任投資團隊高級分析師、基金經理、高級基金經理,並在2017年升任中國業務總裁。

他曾管理惠理集團旗下多個大中華區A股、港股及醫療行業基金、歐美養老金專戶,其投資人包括境外養老金、機構、家族辦公室以及境內多家銀行、保險等機構投資者,管理規模接近200億元。

惠理集團在全球資管行業都具有知名度,成立於1993年,是亞洲最大的獨立資管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3月底,該集團資產管理規模達129億美元。

餘小波在惠理集團的既往業績不錯。投資風格上,他偏自下而上,專注做深度價值投資,深耕企業基本面。他曾表示,看重個股的安全邊際,會在現金流回報率足夠高的時點買入;還會根據風險收益比及其概率來決定配置。據悉,他目前正在準備發行“奔私”後的第一隻產品

“奔私”熱情漸漲

公募基金高管、基金經理,以及大型資管機構的投資經理“奔私”現象一直存在,只是近年來,隨着股市行情震盪加劇,監管日漸嚴格,加之公募基金在市場中的話語權提升,“奔私”現象明顯減少。

不過,近半個月,中國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6月11日,一家名爲上海匯萬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機構完成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該機構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是國元證券原副總裁、長盛基金原董事長陳平,總經理則是國投瑞銀基金原副總儲誠忠

此外,光大保德信基金原副總經理常青,近期出任上海海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該機構也是在今年6月11日完成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備案。

李常青在2002年3月進入基金行業,2006年4月擔任諾德基金監察稽覈部總監,2010年7月起入職光大保德信基金,除了副總經理,還曾擔任監察稽覈部總監、督察長等職務,2020年8月正式離開公募。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公、私募的激勵制度是不一樣的,市場環境好,規模可以做起來,私募基金的收益就會比公募基金好很多,創辦私募也會比當公募基金經理更加名利雙收。因此之前市場中也有一種解釋,即“奔私”多見時也間接反映出對後市的一種樂觀情緒。

“奔私”後業績各異

“當然,隨着私募基金越來越規範化發展,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選擇這個行業,二者可形成良性循環”,上述人士補充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也表示,“公奔私”是私募基金獲得優秀人才的一個重要來源,人才競爭也有利於促進資管行業發展。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44萬家,管理基金數量10.63萬隻,管理基金規模達到17.82萬億元。

私募行業規範化道路也一直沒有停歇。

據悉,中國基金業協會不久前進一步規範私募市場,要求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機構員工總人數不應低於5人,且一般員工不得兼職;對於不符合員工人數要求的私募管理人,需要在3個月內完成整改。

此外,今年以來,私募基金整體業績已趕超公募基金。具體來看,前5個月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爲5.80%,超過同期主動權益公募基金5%的平均收益率。此前,私募基金曾連續兩年跑輸公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股票私募的倉位平均值爲81.07%,連續21周倉位超過80%。其中,百億私募倉位平均值爲81.60%,整體處於上升態勢。

需要說明的是,基金經理“奔私”後其實也並不一定如魚得水,如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在創立了千合資本後一度黯然失色。去年,最爲轟動的“奔私”事件就是原東證資管副總經理林鵬創立了上海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發產品一日就募集超過100億元。但目前看來,其旗下產品年內表現欠佳,多徘徊在盈虧線上下。

上海欽沐資產管理合夥企業在去年9月初完成了登記,原富國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於洋加盟。目前來看,其旗下基金年內業績比較亮眼,於洋自己管理的一隻產品也有20%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