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基層金融不一樣的永續之路

回顧我國基層金融發展歷程,雖說農漁會早期曾爆發多起超貸違法爭議,但自2004年農金局成立後,存放款、獲利穩定成長之同時,資產品質也有顯著改善。根據農業金融局截至今年上半年之統計,國內農漁會信用部共有311家,資產總額已逾新臺幣2.4兆。農漁會信用部除了提供各項貸款,協助農漁民順利籌措資金之外,長久以來也善盡其社會責任,譬如在疫情肆虐期間配合政府紓困措施,守護農漁民生計。

然而,值此ESG蔚爲潮流之際,基層金融在永續領域的努力,與一般商業銀行相比,似乎較不爲社會大衆所知悉。畢竟農漁會所掌握的資源,本就不如銀行豐裕,永續成果若以數量衡量自然難以匹敵。甚至若將農漁會與日前籌組的先行者聯盟相比,兩者的差距恐更顯懸殊,要知道該些先行者不但ESG做得好,除元大商銀以外,其餘任何一家先行者銀行的資產總額,都大於全國農漁會信用部的總和2.4兆;若比較據點數,五大先行者的分行數總計786家,也是農漁會311家的兩倍有餘。

另一方面,基層金融機構跟商業銀行,因客戶屬性不同,永續策略的方向也就有所差異。農漁會的客戶幾乎全是基層農漁民,而我國農業二氧化碳排放佔比還不到1.5%,在這個強調淨零轉型的年代,其減碳成效當然不容易被凸顯。反之,國銀授信客戶以製造業爲最大宗,當中不乏諸多碳排大戶,是以現階段永續金融推展重點,乃至於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的核心,皆期盼金融業者能做好盤查、驗證工作,詳實地掌握投融資部位的溫室氣體排放狀況,據以鼓勵客戶有效地減碳。

儘管如此,並不代表基層金融響應ESG趨勢毫無優勢,坦白說,國銀分支八成以上座落在六都,且仍有50多個鄉鎮沒有銀行。而在該些偏鄉區域,往往得仰賴農漁會信用部滿足其對金融服務之需求,長久以來,更跟當地民衆建立起緊密的互動關係。實際上,農漁會的服務早已跨越了金融範疇,當中更隱含着在地扶植、弱勢關懷精神,不僅與聯合國永續目標SDGs不謀而合,也跟大型金融集團的永續發展逐漸形成了迥異之樣貌。

例如各方皆已熟知的農業保險推廣,抑或是針對青年返鄉從農創業推出優惠貸款,希冀能爲農業創新及地方創生,引入資金活水,進而活絡農村經濟;又像是輔導農漁民參與履歷驗證、有機認證、產銷媒合平臺等制度,則可視爲農漁會貫徹責任消費及生產的實際作爲。甚或如近期力推的綠色照顧,將農漁會資源運用於營造友善高齡的生活環境,使之能提升在地長者的健康福祉,並落實照護農漁民之初衷。

至於各界關注的減碳課題,基層金融的績效或許無法跟大型金融機構比擬,但也不是對於淨零排放就全無貢獻。事實上爲呼應能源轉型,由農委會偕同農業金庫所推出的綠能貸款專案,就是透過農漁會信用部辦理。其實不論是在農地或魚塭種電,抑或是外海的離岸風場開發,農漁民對於是否衝擊生態可能尚存疑慮,農漁會若能妥善扮演溝通橋樑,應當有助於再生能源的加速推動,從而促成淨零目標之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