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轉角遇見永續之花
在社造界大老陳錦煌醫師(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的登高一呼下,筆者與許多醫界、社造界的好朋友們,共同發起了「社區共生行動互助網」(https://tinyurl.com/yh5qxg5n),希望儘速彙集疫情之下的各種社區互助共生方式,利用實際作爲搭配心理支援,不僅讓人們可以在逆境中相互關照與扶持,更能爲日後類似災變提前做好預應。
值此同時,許多志同道合者依舊在臺灣各個角落持續耕耘,例如被譽爲「臺灣地方創生之母」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前主委陳美伶。
陳主委任職於國發會期間勇於任事,親自上山下海蔘訪無數地方創生團隊,更積極發揮國發會跨部會協調、鬆綁法規的功能,爲不少在地組織掃除長久以來的發展絆腳石,有效打通經營上的任督二脈,脫胎換骨、再創新猷。
雖然陳主委已在去年告別公職生涯,但仍持續投身各地創生活動,並將其過程集結成書-《美伶姐的臺灣地方創生故事》,光是預購成績就已經讓美伶姐躋身暢銷作家之林。
身爲一個社區營造老兵,筆者非常感謝具備公部門宏觀視角與經驗的美伶姐,願意加入我們深化並豐富社造面向的行列。
臺灣社造經過多年來的醞釀與培力,早已在全臺各地奠下了堅實基礎,從每年「社區一家」計劃(現爲「全民社造」計劃)申請案的多元與數量可見一斑;但細究其中人、文、地、產、景的具體內涵後,有關發展在地產業部份仍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美伶姐在書中精準犀利地告訴我們,有了新穎硬體建設與社區共同意識還不夠,必須再添加政府偕同的法規環境助力,才能真正從興盛區域經濟的軸線,串連起一個個精采社區,讓地方得以永續、讓臺灣驚豔全世界。
書中更細細剖析:地方創生、社區營造、農村再生、一鄉一產業…這些計劃的異同之處。由於政策目的不同,所以計劃關注焦點、資源挹注對象自然也大異其趣,但大致都不脫縮減城鄉差距、平衡區域發展,以達永續臺灣的整體方向。
換言之,這些林林總總的計劃與政策,如果可用地方創生的思維:強化既有軟硬體、整合跨部門系統,並導入科技工具提高效率、嘗試創新,也許就能有效完整人文地產景的社造循環,在臺灣各地開出一朵朵兼顧環境、社會與經濟的永續之花。
更令人期待的是,美伶姐的無私投入可以開闊地方團隊的國際視野,甚至有機會與鄰近國家接軌,藉由觀摩、交流、共學的無限可能,激發出更多的別具匠心,攜手打造一條太平洋西岸獨到的創生廊帶。
回到大疫之下的臺灣,處處可見社區靈活凝聚人心的案例。人稱「地表最強里長」的臺北市中正區忠勤裡裡長方荷生,發起募捐購置食物包,做成「元氣彈」送給萬華地區弱勢家庭;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嘉義服務處人員親送內有防疫物資、食物與腦力訓練的工具包,以「隔一扇門的問候」溫暖獨居長輩的心;臺北市文山區順興社區則以「常青在家一日課表」搭配LINE羣組讓無法出門的長輩維繫正常作息,利用線上課輔班陪伴孩童居家學習;還有筆者公司的許多同仁,早在本土疫情爆發之初,就已自發募集超過千萬元的民生與醫療物資,支援全臺各地的第一線醫護人員。
這些在困頓中,依舊願意手心向下、助人助己的點點滴滴,正是臺灣最美麗動人的風景。疫情終會過去,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讓社會愈來愈好的關鍵幫手,真心冀望有一天在臺灣,轉個角、過個彎就能遇上,每處地方獨樹一幟、生生不息的永續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