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歷史正義與經濟補償

優勝劣敗的競爭,帶來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的社會問題;社經地位下滑的族羣,即成了在市場競爭中被成功者所犧牲的受難者。近1、20年來風起雲涌的反全球化運動,所得與財富分配惡化即爲最重要的導因之一。圖/美聯社

「一個族羣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羣的苦難之上。」這句話在政治面與經濟面,都是顛撲不破的事實。

■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地抗爭

開文這句話是蔡英文前總統於2016年的原住民族日(8月1日)所發表「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文」中的文句。在臺灣的400年發展史中,原住民族蒙受到相當大的苦難,喪失了廣大的傳統領地,「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在近2、30年社會普遍追求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的浪潮下,原住民族發起了「還我土地」的運動。巴奈及其夥伴於2017年2月至2024年5月,在凱道與228公園進行長達2,644天的抗爭,重點也主要在爭取政府對原住民族傳統領地的合理界定。

在中外的歷史洪流中,隨着統治族羣與政權的更迭,或是政府政策的轉變,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不正義移轉是司空見慣之事。在多年之後,要追求歷史正義,回覆土地或領地的原始分配狀況,是項牽扯多個層面,極其複雜難解的政治難題。

■以巴間的歷史正義無解

此種在歷史演進過程中,衍生的土地或領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爭議,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地爭議,只是其中一樁。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幾千年來在中東地區的歷史糾葛與恩怨情仇,使現今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仍然存在嚴重的領地糾紛,無法釐清所謂的歷史正義。以巴之間,還有以色列與鄰近阿拉伯國家間的緊張關係,已長期成爲全球安定和平的重大隱憂與威脅。

在經濟面,優勝劣敗的競爭法則之運作,必然篩選出成功者與失敗者:高效率與低成本者淘汰了低效率與高成本者;技術領先者淘汰了守舊不進者;效能高的新產品取代了效能低的產品等等。在此類市場公平競爭中敗下陣者,通常鮮有怨言。

然而,廠商與產業被淘汰,衍生了失業、轉業、資源重配置,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問題。優勝劣敗的競爭,也帶來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的社會問題。社經地位下滑的族羣,即成了在市場競爭中被成功者所犧牲的受難者。近1、20年來風起雲涌的反全球化運動,所得與財富分配惡化即爲最重要的導因之一。

■自由貿易須有補償配套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自由貿易有提升貿易雙方(出口國與進口國)整體經濟福祉的作用,但是貿易產生的利益在雙方國內的分配並不平均:出口產業的生產者與受僱生產要素獲利,但出口品的國內消費者遭到損失;反之,進口產業之生產者與受僱生產要素受損,國內消費者則獲利。然而,國際貿易理論進一步指出,貿易受益者之受益總和會超過受損者之總損失,因此政府若運用福利經濟學中所提及的補償原則(compensation principle),應該可以透過重分配措施自受益方徵取適量的利益,用於補償受損者,最終使雙方的經濟福祉都比貿易前提高。

這也就是說,只要政府能夠搭配進行適當的利益重分配與損害補償,自由貿易將可使國內的所有人都獲利。上個世紀的7、80年代,經濟學者即是基於此信念,積極倡導貿易自由化。

■欠缺補償配套必激起民粹

不過,政府在進行貿易利益重分配與損害補償時,實務上面臨執行成本龐大、既得利益者抗拒,以及課稅與補貼將衍生經濟效率損失(例如損及投資與工作意願)等挑戰,故推動不易。在欠缺補償下,所得與財富分配惡化、地域發展不均,以及民粹興起等,也就成爲必然的結果,進而助長了近十年來的反全球化浪潮。

在近期日趨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活動中,被川普挑選爲共和黨副總統競選搭檔的範斯(J.D. Vance),其成名及獲提名,主要是因他在2016年出版了《絕望者之歌》一書,對因貿易受害的美國鐵鏽帶之城市衰敗與經濟民生凋敝多所描述,激起了許多「受害者」的共鳴。這也部分說明了民粹在美國之所以成長茁壯的原因。

追求歷史正義是項艱難的工作,對受難族羣適當補償,進而達成族羣和解、捐棄前嫌,和平攜手向前,或較可行。又,經濟補償之途雖然也荊棘密佈,各國政府仍應在加強所得重分配、擴大社會安全支出與平衡地區發展等方面持續努力。此外,政府或許也可配合加強觀念的宣導,提高有能力者將其所得與利益跟弱勢族羣分享之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