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巷藝術村的文化使命

李福生三年半前,鹿港桂花藝術村趕工整修後正式啓用,本來是閒置荒廢的日式宿舍羣,搖身一變,將會成爲工藝家展演場地工作坊,此種舊建築改建後提升內涵,正標示着鹿港文化進步的過程,今日視之,甚爲珍貴,實在值得大家感恩銘記

本質上,提升地區的文化水平與氛圍,已是國內各地方政府努力的方向,而當主政者拿起畫筆要來畫出一個文化大鎮,在這些地點填上不同內涵的藝術元素時,便已突破了傳統工藝單一項目,所以,現今進駐桂花巷藝術村的藝術家,有書法、染布、繪畫獅頭等等類別,文化擴張力的延伸,使得整體鹿港文化有所裨益,已營造出地方文化藝術的多元氛圍。

令人遺憾的是,當第八屆桂花巷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名單出爐後,卻引起民衆議論紛紛,原駐村的九名藝術家,有五人落選,多達一半以上的原駐村的藝術家未入選,他們對於公所的評選過程提出了若干質疑與建言,而爲了維繫公平公開與公正,多位藝術家要求公佈評審標準項目與分數,以昭公信

其中,藝術家蔡有乘建議,對於藝術村駐村期間,可參考寶藏巌國際藝術村明定一年駐村期限,以此進行藝術家的更替,引進不同的藝術內涵,以避免有背景的人士不履行藝術村所定的權利義務規則辦法卻長期佔用藝術村使用的現象,如此,明定駐村時間當可使得藝術村廣納各類藝術,村內「百花齊放」,再增藝術濃郁氛圍。

而素有「模範生」之稱的鹿港傳藝聯合工坊,進駐藝術村三年半,幾乎天天開門,用心耕耘藝術村,曾獲桂花巷妝點藝術大賞「最佳人氣獎」,卻未得評審青睞,足見評審與民衆眼光相去甚遠,由此處可突顯出在學術象牙塔內做研究的學者,在步出學術園地後擔任評審的適宜性?畢竟,藝術村的開放是要讓普羅大衆來欣賞,而非專爲學者專家來訂做的。

實質上,任何藝術的表現均是思想的果實,無論是以何種藝術方式呈現,它均會道出人世間真善美,故而,強調藝術的都市常是人們心中嚮往之處,人們爲了去體會那濃郁的藝術氛圍,來到了藝術之都,而這便是帶動地方觀光的極大元素,鹿港有其先天獨厚的條件,佔盡天時、地利人合,值得主政者大力來推廣藝術村的藝術風氣

寄語在諸多駐村藝術家的齊心努力與公部門的溝通協調下,來讓公家資源獲得最佳的妥善運用,裨益鎮內整體藝術文化之提升,當廣納各類藝術於桂花巷藝術村,民衆能盡情欣賞各家美學時,相信,這股藝術的激流定能在未來開出璀璨的花朵。當然,公部門未來以更積極的態度來推動桂花巷藝術村的發展,自是無庸置疑,持續的在此挹注資源來推廣鎮內藝術,耕耘鎮內文化壤土,有朝一日,當桂花巷藝術村的藝術元氣蓬勃起來,傳達出藝術真、善、美的迷人特質時,此種藝術的嶄新表現,將會是鹿港人集體的驕傲。

●作者李福生,現居彰化縣鹿港鎮,自由撰稿人。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