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運動梨狀肌復發痠麻痛 超磁場治療緩解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何宇淳指超磁場治療沒有侵入性,和皮膚沒有接觸,治療過程不會產生疼痛。(羅浚濱攝)

新竹縣50歲張姓婦人,學瑜珈運動挑戰高難度動作,未料出現腳麻疼痛,開車連腳都有無力感覺,到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求診,診斷爲梨狀肌復發,醫師何宇淳建議做「超磁場治療」,經5次治療,張婦症狀逐漸獲得緩解,提醒曾經運動傷害的患者,在做高難度動作時要量力而爲,才能避免二次運動傷害。

何宇淳表示,超磁場治療沒有侵入性,和皮膚沒有接觸,治療過程不會產生疼痛,不需要打針或吃藥,用電磁感應方法產生1個電磁場,在身體產生感應電流,來治療身體組織,最大特點就是治療的深度比較深。

例如腰椎比較深層的地方,可以達到8到10公分以上的治療深度,一般常見的肩頸痠痛、五十肩、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羣、腳踝扭傷,還有老人家最常見的膝關節退化,都可以透過超磁場治療。

何宇淳指出,依照疾病不同,治療次數不一樣,建議1個禮拜治療1次到2次,每次治療時間是20分鐘,一般像筋骨疼痛經過3次治療後,大概有80%以上的疼痛是可明顯改善緩解,不需要打針跟吃藥。

在復健醫學有所謂的運動治療學,藉由運動來改善身體機能,假設受傷之前,可以執行100分的運動強度,受傷後變只有60分運動強度,如果身體沒有調整,去做70、80、90分的運動強度,就可能會再產生第二次運動傷害。

何宇淳提運動要適度,尤其曾經運動傷害的人要更加註意,不要過度運動,尤其運動選手第二次、第三次運動傷害後,身體素質會下降,在做復健運動治療,都要循序漸進,慢慢微調,一旦身體有不適反應,就要檢查確認,靠循序漸進的復健,才能讓身體機能達到最好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