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歌劇《金沙江畔》:主旋律歌劇如何叫好又叫座?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歌劇金沙江畔》:主旋律歌劇如何叫好又叫座?)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記者張漫子)“北上,北上,鐵血雄心,誰能阻擋……”國家大劇院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7月28日至8月2日在京的演出,贏得了公衆關注與業內好評。這是《金沙江畔》首次改編爲歌劇,並被評論家譽爲“將歌劇形式與民族元素成功糅合”“以歌劇語彙解讀長征精神”的紅色經典。如何用歌劇形式開掘長征題材?主旋律歌劇如何叫好又叫座?

創新:以歌劇語彙詮釋長征精神

這部爲了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而推出的民族歌劇改編自1959年出版的同名小說《金沙江畔》。它講述的是紅軍長征途中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與金沙江畔藏區人民深厚的軍民魚水情,以深刻、細膩的筆觸,塑造了卓瑪、金明藝術形象,勾起了讀者與觀衆的集體記憶。一萬兩千名觀衆觀看了演出,更有觀衆從上海、江蘇、內蒙古、山東、河北等地趕來。

該劇導演廖向紅介紹,《金沙江畔》的故事對於年逾六十的觀衆也許並不陌生。20世紀60年代曾有電影、評劇、越劇等藝術形式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創作了多部作品。但是,以具有“戲劇藝術皇冠”之稱的歌劇樣式來演繹這一題材,尚屬首次。

“《金沙江畔》可以說是國家大劇院在民族歌劇領域的一次新探索、新嘗試。”北京大學中文系原副主任盧永璘說,編劇馮柏銘馮必烈在尊重小說原著的基礎上着力於深化主題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精煉故事情節,使劇本更加符合歌劇的體裁特徵。

匠心主創曾多次往返藏區草原雪山

該劇由作曲家雷蕾、劇作家馮柏銘與馮必烈、指揮家張國勇、導演廖向紅打造,衆多活躍在當今歌劇舞臺上的實力派歌唱家領銜主演

此番創作中,不論是劇本還是音樂,均經歷了多次推敲與打磨。主創團隊秉承精益求精的藝術態度,力求打造精品。導演廖向紅多次率主創團隊,深入故事發生地,依據史實與地理風貌,還原大氣磅礴的歷史場景。

“當我們面對白浪滔天、洶涌奔流的金沙江水,兩岸令人心驚肉跳的懸崖峭壁時,不由得對大自然的造化心生敬畏之感;同時想象當年紅軍在缺衣少食敵人圍追堵截的嚴酷條件下,何以在這無路險境中跋涉、攀越時,驚歎其何等艱難之餘,更生崇敬之心,仰慕之情;當我們在紅軍取道藏區、停留修整的香格里拉,在雪山、草原、密林、古鎮、紀念館尋找當年紅軍留下的腳印時,更爲真切地感受到了藏區民風的淳樸,紅軍與各族同胞的魚水情深。”導演廖向紅說。

“一羣衣衫單薄的戰士攙扶着在雪地中挺進,哪怕是站在懸崖峭壁前,他們的眼睛裡也都飽含希望。可貴的是,歌劇中的戰士形象高大但是真實,血肉豐滿,讓人感懷。”內蒙古大學文學院教授高明霞評論說,讓戰士形象濃墨重彩又不乏真實地留在人心,是文藝創作的天職,也是藝術銘刻力量

藝心: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

“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使紅軍的奉獻犧牲、藏族同胞的赤誠無私、敵人的狡詐殘暴在歌劇的土壤生根發芽,賦予歌劇以張力。在歌頌紅軍和藏胞骨肉情深、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高尚情感的創作中,我自己也常深受感動。”作曲家雷蕾說。

業內評論家認爲,此劇精準把握了民族音樂風格特徵,讓承載有紅色精神的紅色旋律點燃了觀衆埋於心中的紅色信仰。

頗富民族色彩的音樂,將感人肺腑的故事片段串聯起來,跌宕起伏地體現出紅軍的艱辛跋涉,也展現了滇藏高原獨特自然風貌的舞臺視覺。

從紅軍的江西民歌,到康巴藏族的弦子山歌舞曲,豐富了全劇的音樂色彩,並在塑造大反派時又用了一些崑曲,將民族性地域性與戲劇性地融合起來,體現出新時期民族歌劇創作的新發展。

盧永璘在觀看歌劇時幾度落淚。他說:“紅軍老班長的犧牲、還有紅軍女戰士金秀跟她的丈夫的故事打動了我。藏族女孩與紅軍戰士的情感處理也很真實。那種戰爭年代的表白,用非常抒情的歌唱予以表現。尤其是雷蕾作曲的主題曲格桑花》很美,很動人。”

“恰如其分的音樂把希望的力量推向高潮。讓我感到,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每一個節奏,每一步腳印都值得刻錄在人民的心靈崖壁上。”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張蕙斕說,只有懂得了曾經歲月的苦難,才能更珍惜今日的豪邁。“這部劇讓我更好地瞭解軍人精神,理解那個年代。”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歌劇《金沙江畔》:主旋律歌劇如何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