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危觀風景」 重探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佈署

國美館「危觀風景原住民文化空間部署展場。(圖/文化部,下同。)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臺灣美術館的「危觀風景—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特展在1月21日正式開展,蕭宗煌館長表示,「危觀風景」原住民族主題策展企圖打破漢原分界傳統與當代藝術分野,邀請原住民族裔與非原住民族裔創作者共同參展,分別爬梳歷史事件地景文獻脈絡交織藝術家的創作、自我省思與實踐。

策展人黃舒屏提到,在臺灣藝術史裡,「風景」和臺灣島嶼上所經歷的不同族羣遷徙及衝突過程下的「家園政治」密切相關。展覽聚焦在風景美學背後的文化地理,討論原住民族羣所面臨的空間政治議題,包括傳統組織日漸鬆動、環境生態的破壞、文化領域的流失、空間政策資本經濟影響

展覽邀請八組藝術家以不同詮釋觀點形式的藝術實踐與創作參展,黃舒屏表示,重探藝術史風景的定義解構「風景」美學下的空間政治、物質景觀和文化視野內容從1980年代的原運以及原住民族自覺意識崛起爲起點嘗試串聯蘭嶼,一九八七」、「莫拉克,二○○九」、「美麗灣,二○一二」等三個代表國家體制政治力、氣候變遷的自然力以及資本利益的經濟力等三種力量,對於今日原住民空間和景觀所形成的強大影響。

「危觀風景ー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試圖從藝術家們不同的創作型態和詮釋觀點,記錄着臺灣不同時空景色風貌外,也蘊含着自然生態、社會環境變遷、族羣流動生活習俗樣態等各種訊息,並重新檢視原住民族羣在現代時空所面臨的危機挑戰

「危觀風景」之意爲:從觀看中提示出自我警覺危機感,並挑戰許多藝術中「風景」主題常帶來的觀賞舒適。當風景不再舒適安穩,那麼,我們是否得以重新意識到藝術觀看裡所存在的危機?或者,我們應當如何警覺在今日現代性空間治理下,原住民族羣所面對的空間與精神流離的文化狀態

「危觀風景ー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特展在2017年1月21日起在國立臺灣美術館202展覽室展出至2017年4月9日,詳請請參考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