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法2023上路 民間籲各地模擬法庭應公開、作業流程一致化

國民法官法》將於2023年元旦上路施行,由多個民團組成的民間監督《國民法官法》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在國民法官制度上路前,司法院請各地舉辦的模擬法庭應儘量公開且有一致化作業流程,便於人民儘快瞭解國民法官制度。(資料照,蔡雯如攝)

《國民法官法》將於2023年元旦上路施行,由多個民團組成的民間監督《國民法官法》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在國民法官制度上路前,司法院請各地舉辦的模擬法庭應儘量公開且有一致化作業流程,便於人民儘快瞭解國民法官制度。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林永頌表示,《國民法官法》是要讓人民當國民法官的新法案,涉及相當多專業,許多人民並不瞭解,日本2009年實施裁判員制度,2004年就開始準備,我國的準備期長度不到日本的一半。最近司法院請各地法院舉辦模擬法庭,但這些模擬法庭的規範、作業流程並不一致,甚至有些模擬的部分不開放旁聽,這部分應予統一

林永頌還說,模擬法庭可以讓人民瞭解國民法官制,拉進人民與司法的距離,並讓人民更瞭解自己未來當國民法官時,扮演甚麼角色,模擬庭上雙方文書也應予公開。希望司法院能公開國民法庭,這就是宣傳《國民法官法》的最好方式

臺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也說,《國民法官法》公佈後,司法院理應好好準備讓民衆瞭解,高雄地方法院竟連模擬法庭都不願公開,非常離譜,違反審理公開大原則國內憲法法庭、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原則上都不開庭,例外才開庭,司法院一貫秉持不公開思維,但他作爲觀光客,卻可以出席埃及秘魯英國美國的最高法院開庭,國內在這方面還要改善。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友聯指出,過去人民對司法的信心不足,司法改革目的在於強化人民對司法的信心,非法律人需要花更多時間理解《國民法官法》,如果能公開將可讓更多民衆前往觀摩,有助未來國民法官制度的上路施行。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則呼籲,政府應有對青年宣傳《國民法官法》的完整管道,否則要如何期待學子年滿23歲後就突然成爲適合的國民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