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橄欖油降低多種疾病致死風險 這樣吃效益最好

哈佛研究:橄欖油降低多種疾病致死風險 這樣吃效益最好。(示意圖/Shutterstock)

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之一,因此用對油、吃對油相當重要,如今一項研究表示,每天半匙橄欖油,有助降低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死亡的風險。

隨着民衆健康意識擡頭,愈來愈瞭解好油對身體的重要性,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清除體內的壞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過儘管橄欖油有諸好益處,但食用橄欖油是否能降低總死亡率與特定疾病死亡率,目前學界仍不清楚。

●哈佛研究:橄欖油降低多種疾病致死風險

爲了解橄欖油對總死亡率和特定疾病死亡率的影響,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找來近10萬名受試者,所有受試者在加入研究時均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且每4年會進行一次飲食頻率問卷評估,調查攝取脂肪與油脂的類型,以及烹調時使用油的品牌與類型等,並展開長達近30年的追蹤研究。這份研究刊登於《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

依據橄欖油的食用量,研究團隊將受試者分爲4類:

1. 從不或每月攝取橄欖油少於1次

2. 每天攝取橄欖油少於4.5克(每天攝取少於1茶匙)

3. 每天攝取橄欖油介於4.5克~7克間(每天攝取1茶匙~1/2湯匙)

4. 每天攝取橄欖油大於7克(每天攝取大於1/2湯匙橄欖油)

結果發現,相較於很少或從不食用橄欖油的組別,每天攝取橄欖油超過7克或半湯匙的受試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下降19%,死於癌症的機率下降17%,死於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機率下降29%,甚至死於呼吸系統疾病的機率下降18%。

「較高的橄欖油攝取量可能是整體健康飲食和較高社經地位的標誌,」首席研究員、哈佛大學營養學家瑪爾塔.菲雷發現,和橄欖油消費量較低的受試者相比,橄欖油消費量較高的受試者通常身體狀況較活躍、蔬果的食用量較高,且抽菸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這樣的結果並不能單單歸功於橄欖油,不過即使經過調整後,結果差異不大,仍能看出橄欖油健康益處。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每天以橄欖油取代人造奶油、奶油、美乃滋等動物性油脂,總體死亡率或特定疾病死亡率約下降8~34%。營養師李婉萍說,用橄欖油來代替壞油,效益最明顯,且在其他植物油並沒有看到同樣的好處。營養師孫語霙也指出,除了橄欖油本身的健康益處外,若是用橄欖油取代奶油等,也可降低壞油、飽和脂肪攝取。

●橄欖油好處多多,有助護心、抗發炎、抗氧化

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及抗氧化物,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橄欖油對於心血管有益,孫語霙也指出,近年也有研究發現,腦部退化也和心血管健康有關,像是血管性失智症是因爲腦部血液循環出差錯造成,研究也發現,若是血壓愈高,認知功能表現愈差,且頸動脈流速低,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更提高50~70%。

由於腦部血流很大部分需要透過頸動脈輸送進入大腦,維持腦部神經細胞活動所需的血液循環,因此頸動脈流速低,意味着腦部循環或腦部活動可能較差,顱內的血管可能也有問題。

此外,孫語霙認爲,由於橄欖油也有抗氧化、抗發炎的效果,可能對於癌症預防、呼吸系統疾病有間接幫助,因此研究纔會發現,可以降低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致死的風險。

●營養師:好油應多元攝取,飲食均衡更關鍵

若是想要藉由橄欖油達到保健效果,該怎麼吃呢?孫語霙建議,由於橄欖油發煙點約200℃,因此要拿來煎、炒都可以,最好可以跟着蔬菜一起炒,更有助蔬菜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過若是想要完整保留橄欖油的營養,也可以用在涼拌或沙拉等不需加熱的烹調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橄欖油是好油,仍應該多元攝取,儘可能選擇幾種不同的健康油品,輪流使用,像是苦茶油、玄米油、芥花油等都是不錯選擇。

「苦茶油也不輸橄欖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也勝過橄欖油,」李婉萍說,但她也強調,還是得看烹調方式、攝取量和攝取種類,也要注意總熱量攝取,更重要的是,比起用什麼油,平時的飲食習慣更爲關鍵,先避免攝取額外的點心、炸物,好好實踐蔬果579,纔是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