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繁簡漢字統一的必要性(趙爾東)

(圖/本報系資料照)

漢字由繁變簡和由簡變繁的例子自古有之,「漢」字最早可能出自詩經的「爲天有漢」,其實秦朝開啓制定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規矩,照理說應該是說「秦」字統一了中國文字的,但秦朝只有短短的15年,可謂壯志未酬,取而代之的漢朝卻長達405年之久,而且其間人才倍出,開闢了中國對外國的絲綢之路的創新之舉、造就了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大漢聲威,所以說統一「漢」字要比說統一「秦」字更爲理所當然了。

人們的生活起居受控於年代與環境的時空變化,其語文會隨之逐漸有所改變,用字母拼音語文的字根與語根,時間一久,就很難讀懂以前的文件,例如拉丁文原是古義大利人民(包括羅馬)普遍使用的語文,但如今還有多少歐洲人能看懂拉丁文?即便是生活在用英語國家的,要讀懂兩、三百年前的英文書籍文件,也很費勁。

不過用字母拼音的確便於普及大衆,所以中國近百年來爲了掃除文盲,也部分採用了拼音教導,民國時代有王雲伍的注音符號(沿用至今)和大陸的羅馬拼音,大陸央視「新聞聯播」的片頭現在仍有Xinwen Lianbo字樣。由於中國在1949年之前受盡外侮侵略,貧窮落後了近300年,清末民初當時中國有些學者,其中不乏受過西方教育、高居廟堂之上者,他們見樹不見林,缺少民族自信,竟主張全面西化,甚至放棄漢文字,改用拼音文字,想他們是何等的愚眛和自私,這些主張全面西化的人,如今在地下想必羞愧無已。

中國成人識字率從1949年的大約20%上升到現在的99%以上,其中用拼音掃盲也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在1949年中國約有4億5千萬人口,但受過大學教育的僅約2萬人,現在中國約有14億人口,已有2億以上的人受過大學教育,進步斐然。在這70多年的期間,中國打造了全球最多的工程師,千年以上的中國老祖宗健康智慧遺產,讓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數量,僅2023年1年就超12億人次,這等級別的數量例子,對任何其他國家來說,都好比幾何級的大得驚人,中國大陸教育成就之輝煌,益至於此。

有些教育機構例如上海復旦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爲了教外國人能夠較快掌握中國語言所設立的教育課程,大多采用拼音教學漢語,這種教育外國人學漢語文的模式,目前看來仍有其必要,但除此之外,用拼音的漢語文應該是時候功成身退了。

不用拼音的漢語文則不然,全國各地的方言或各具特色,其中古意盎然的典雅方言也不少,例如粵語、閩南語、豫語、川語等,各地人們的發音或許有異,但基本上同出一源,其文字是共同相通的,非常方便國內異地人們的交流,而且只需稍加訓練,要讀一兩千年前的文獻幾乎是易如反掌。在中國能說兩三種地方方言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放諸歐洲,就相當於精通數國語言了。

漢字之所以偉大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文言文,文言文言簡意賅,受年代變遷的影響較少。經典的文言文無須標點符號,筆者對現代電腦的應用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事實上文言文不用標點符號是十分科學的,並且與現代人工智慧(A I)學不謀而合。近代研究中文電腦的大有人在,發明中文電腦彩色光學排版的王選就是其中佼佼者之一。今若將文言文用於電腦的機器語言 (Machine Language)上,想必更助莫大焉,例如設若標點符號佔機器語言的使用率爲12%,則文言文將令電腦的效率提高12%,這會是很大的科技進步。

最近西方學者對世界228種語言(包括中文)作了某些研究,可惜沒有具體結論。不過全球華人大都能從新聞報導看到大陸國家主席2024新年的賀詞:「中國傳承着偉大的文明,總讓人思接千載、心馳神往;黃河九曲、長江奔流,良渚、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這對當下漢語文的統一的必要性而言,正是個好註釋。(作者爲航太工程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