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端午祭」發揚中華文化
又是一年五五端午。自從韓國將「端午祭」申遺成功,每逢端午佳節,世界各地的華人都不忘酸罵韓國一番。
受到中國文化影響,韓國也使用中國的農曆,因此韓國也有二十節氣,也會過與中國一樣的農曆傳統節日。九年前韓國申遺的內容,並非是「端午節」這個節日,而是端午節之時所舉行的一系列民俗活動和慶典,謂之「端午祭」。其活動包含了祭祀、演戲、遊藝等內容。這些具有韓國特色的端午民俗活動與中國傳統的賽龍舟、包糉子、插艾草、佩香囊等民俗不盡相同。在過節範圍上,兩岸民間都熱鬧慶祝,並屬於法定節假日。而韓國,除江陵及其周邊少處鄉間以外,幾乎極少有人會關注這個節日,甚至年輕人對此不甚瞭解。
而華人對韓國將「端午祭」申遺成功反應強烈的原因,除了誤以爲「端午祭」就是「端午節」以外,還因爲端午節「以韓國起源節日的名義在無形文化遺產登錄」謠言的流傳。但實際上,在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宣言中未有「端午的起源在韓國」之類的主張,而且也有報導稱「韓國在申請江陵端午祭之際,曾說明過『(端午祭)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入韓國後已經歷經了1500多年』。」
▼迎端午!Google 首頁出現可愛龍舟塗鴉(圖/取自Google 首頁)
儘管事過九年,但很多人還是會因此而痛罵韓國人搶奪了中國文化。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胸襟博大、海納百川,影響了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和民族。從何時起我們開始變得如此小氣,討厭別人引借我們的文化,甚至擔心我們的文化被人「竊走」?
其實,無論是傳統節慶,乃至整個中華文化雖然都由中國人創造,但不同地域的各族羣也同樣借鑑、發展、並豐富和充實着中華文化的內涵。比如日本雖然借用了漢字,卻將漢字重新規範、簡化,而大陸在簡化漢字之時,就借鑑了不少日本簡化字的經驗。在語言方面,像「社會」、「資本主義」、「民主」等等這些現代詞彙幾乎都是在近代化過程中從日本創造的漢字詞中借鑑來的,形成出口轉內銷的態勢。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稱其爲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面對周邊各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借鑑和發展,我們理當欣喜高興纔是。「端午節」是否起源於中國、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不會因韓國把「端午祭」申遺成功而有任何變化。相反,韓國對「端午祭」的弘揚更讓世界看到端午節,讓世界看到東亞文化的異質同源。這樣的舉動又何嘗不是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出去了呢?
●作者王忠寧,自由撰稿人,博士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