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1125億元 高雄港洲際二期422公頃填海造陸完工交地

(「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計劃」、422.5公頃填海造陸新生土地,已經完工並陸續交給臺灣中油等未來的使用單位。圖/臺灣港務公司提供)

我國近期最大的海事工程、耗資1,125億元的高雄洲際二期計劃,在2019年底完成填海造陸之後,422.5公頃的土地已經陸續交給臺灣中油、以及民間石化業者,作爲未來的石化儲運中心,部份則興建現代化貨櫃及物流中心,臺灣港務公司6日表示,爲了使高雄港舊港區轉型利用,未來也規劃中島部分的大宗散雜貨碼頭,遷移至此,讓港區土地活化,提高附加價值,打造出一個嶄新的智慧港灣

港務公司指出,「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計劃」,計劃總經費高達1,125億元,其中,政府投資269億元,民間投資營運設施856億元,總共興建總長度6,810公尺的外廓堤、總長6,721公尺的碼頭岸線、填築新生地面積高達422.5公頃,大約16個大安森林公園面積。

港務公司表示,填海造陸的新生土地,目前已成爲19座深水碼頭及其後現場地的腹地,包含5席總長度2,415公尺、水深負18公尺的深水新式貨櫃碼頭;10席總長度2,710公尺負16到18公尺水深的深水石化碼頭、4席總長度1,150公尺負16公尺水深的深水散雜貨碼頭等。

港務公司說,臺灣港務公司已經陸續與中油公司及其他民間石化業者,完成簽約,並交付土地供簽約方使用,同時,爲了鞏固樞紐港地位,也已與貨櫃航商完成簽約,以建設現代化貨櫃及物流中心。

此外,爲了讓高雄港舊港區轉型再利用,未來也規劃將中島港區部分大宗散雜貨業者,遷移至此一商港區,讓港區土地活化提高附加價值,除了增加營收之外,也可成爲帶動南臺灣產業發展火車頭,打造出一個嶄新的智慧港灣。

港務公司表示,高雄港建港已逾百年,爲了順應船舶大型化海運趨勢因應國內外經貿環境變革,高雄港在2011年3月規劃進行整體性的調整,推動的洲際貨櫃中心計劃,可將高雄港區貨櫃中心重新調整分配、以增加大型貨櫃碼頭靠泊席數、提供充裕的土地進行產業鏈整合、解決港區內油品儲槽散落鄰近市區核心地帶問題,提供港市再造契機,讓高雄港正向蛻變提升營運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