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吃藥”又行了!下半年機構還追嗎?

在近期的上市公司業績窗期市場持續釋放暖意。雖然指數的上漲並不明顯,但部分板塊的表現相當亮眼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春節後中證白酒指數從20000以上的高點快速跌至3月9日的14000點附近,不過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該指數就已經反彈至19000上方。無獨有偶,醫藥板塊的短期表現也極爲“吸睛”,中證醫藥指數已經從3月9日的最低點13438.97點反彈至最高16979.69點,距離春節前的高點17718.23點僅一步之遙。

一代新人舊人

雖然“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星星卻不是那顆星星”。板塊整體反彈之下,領漲個股已經不是去年年末的那一批。在盈利預期的主導下,資金更熱衷於追捧“新面孔”。

以白酒板塊爲例,Choice數據顯示,捨得酒業水井坊酒鬼酒60日漲幅居前,分別爲140%、57%和53%左右,同期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分別下跌10.93%和4.19%左右。

再看醫藥板塊,Choice數據顯示,60日漲幅超過100%的個股有16只,除去科創板新股之外,還包括共同藥業、哈三聯海泰新光中紅醫療、宜華健康、東富龍等。此外,機構扎堆的國際醫學、仁和藥業等60日漲幅也在70%左右。而同期恆瑞醫藥愛爾眼科分別下跌了17.54%和2.61%左右。

隨着反彈的持續,機構對後市的分歧越來越大。

聚鳴投資分析稱,近期市場結構性反彈的主角是前期下跌較多的部分核心資產,包括白酒、醫藥、電動車等板塊,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由於海外疫情反覆,疫情受益的相關醫藥股以及流動性受益的核心資產得到資金青睞;二是核心資產中維持高增速的品種得到了部分資金的認可。但後續仍將回避高估值且機構持倉集中的品種,儘量用精選個股的方式來對抗宏觀經濟確定性

世誠投資更加直接地表示,目前的白酒和醫藥龍頭股行情已經接近尾聲,最近的上漲只是短期的超跌反彈,從長期視角來看,現在的估值水平還不算具備性價比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經理更加樂觀。一位管理規模超過百億的績優基金經理表示,結合去年四季報和今年一季報看,企業業績增長均超市場預期。因此,在2021年國內經濟復甦及企業盈利預期顯著上修的背景下,不應對市場過度悲觀,結構性機會依然值得挖掘。根據歷史統計,“業績向上、估值迴歸中性”的情況下,市場料將維持震盪,但此時往往是長期投資者逆向佈局、獲得良好回報的較好時點

備戰下半年行情

下半年機構看好哪些投資方向

民生加銀副總經理於善輝表示,當前是市場情緒修復後重新佈局的良好窗口,結構上可以更均衡一些,受益於全球疫情反覆和投資者預期修復的醫藥、製造業、科技軍工、可選消費、順週期、銀行等板塊均值得關注。

世誠投資表示,後續可以繼續關注“新核心資產”,即高端製造、新能源、半導體等板塊中的細分行業,比如儲能、功率半導體等,這類標的處於高速增長的過程中,業績確定性較高且估值相對合理,大概率能夠穿越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

通脹帶來風險之餘也帶來投資機會。新華基金認爲,通脹是近期最爲關鍵的交易主題之一,雖然通脹引發政策收緊的擔憂短期內得到了緩解,但通脹的方向依舊非常確定,建議從兩大角度配置通脹受益方向:一是全球定價的資源品以及受益出口持續高增的方向;二是受益通脹逐步向中下游傳導的部分消費品行業。

“站在當前時點,大的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概率並不大,應對風險比防範風險更重要。”鵬揚基金副總經理、股票首席投資官朱國慶表示,行業方面,長期看好大消費、醫藥、科技及先進製造這幾大方向

中泰金融工程部高頻跟蹤主動權益基金持倉動向來看,截至5月20日,成長板塊基金近一個月主動增倉較爲明顯,增倉幅度約4.4%。近一個月消費板塊基金呈現主動加倉並且近期主動加倉速度加快,近一週主動加倉4.3%。同源數據顯示,在金融地產、上中游與下游三個板塊,近一個月來權益基金均有淨減倉態勢。中泰研究團隊認爲,從基金動向來看,消費、成長與上中游值得關注。

另據華潤信託數據顯示,4月華潤信託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成分基金持倉增幅最大的3個行業爲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材料,以及耐用消費品與服裝,持倉增幅分別爲2.03%、1.82%和0.55%,其中醫藥生物板塊獲得私募連續兩個月的顯著增持。

編輯:黃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