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做文創2/當公務員到退休的薪水算得出 和同學募資千萬共創業

郭治華等4名臺南高工同學,加上2位好友,在1995年合資千萬元創立志鋼。(左起:簡淑娟、王長文洪啓川、郭治華、方宗義蔡宗明)(圖/郭治華提供)

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美國麥當勞「得來速」爲此擴增機臺,向臺廠下了4個貨櫃的急單,這間臺廠,正是在臺南成軍25年的「志鋼金屬」,不但有臺積電科技大廠客戶,還是羣創面板大廠倚重的「不鏽鋼面板玻璃載具」(裝載面板玻璃的不鏽鋼器具)一哥。

擔任志鋼金屬總經理的,是51歲的郭治華,生於臺南安平漁村。「我父母都是作業員,覺得要學會一技之長,家裡也只能供應我念技職,我肯努力,還參加全國比賽。」後來,他因拿到全國板金銀牌,保送當年的臺北工專(今臺北科技大學)後,經過老師介紹後進入私人企業工作

「半年後,我考上中科院『IDF經國號戰鬥機』的板金工程師,我跟老師說,想離開私人企業到中科院上班,但老師分析,當公務員從進去到退休,能賺多少錢都算得出來。聽完後,我覺得創業比較有未來,最後便放棄去中科院報到。」1995年,25歲的郭治華在臺南高工板金科同窗的邀約下,4名同學及兩名好友決定一塊創業。

早期的志鋼只有200坪大工廠還是租的,現在買下3塊地、擁有上萬坪廠房。(圖/郭治華提供)

郭治華拿出積蓄及跟會籌資,加上妻子、即當時的女友拿出30萬元,6人共募資千萬,以「志在鋼鐵」爲名成立志鋼。由發起人洪啓川擔任董事長,郭治華擔任總經理,王長文擔任設計部副總經理,而蔡宗明爲專任股東

志鋼甫開業時,臺南一間電梯廠商找上門,下單要做電梯包廂、觸控面板及兩片門,一腳踏入建材金業。「一開始全公司只有6個人,每天在機臺前切割金屬片到半夜,賺的錢還比以前領的薪水低,到第3年纔有獲利,我記得第一筆紅利有25萬元,之後每年都有賺錢。」郭治華說。

「少量多元化」是志鋼的主軸之一,像是工程師正在製造的機殼訂單僅有三件。(圖/宋岱融攝)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