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臺幣殺傷力?老謝:企業都把避險責任交給彭總裁

▲央行總裁淮南。(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許雅綿臺北報導

外資涌入力道強勁,臺幣強升,財信傳媒董事長金河3日表示,新臺幣升值造成企業匯損嚴重,「過去臺灣很多企業都把避險的責任,交給央行總裁彭淮南,因爲彭總裁會拉尾盤,企業都掉以輕心。」

謝金河表示,第一季很多IC設計公司匯損將近1半,以半導體公司瑞昱爲例,第一季稅後淨利5億元,但匯損也高達5億元,匯損佔掉第一季淨利的一半,大部分的IC設計匯損都超過一半。

他舉韓元爲例,同樣韓元跟新臺幣都升值,但韓國鮮少看見有匯損問題,平常對於匯率波動都有積極避險措施,「臺灣過去很多企業都把避險的責任,交給央行總裁彭淮南,因爲彭總裁會拉尾盤,企業都掉以輕心。」

週刊社長樑永煌則補充:「因爲企業都相信,彭總裁會幫他們達到避險的目的。」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資料照)

謝金河說,未來一年新臺幣恐怕都會處於強勢原因在於川普將臺灣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彭淮南不敢亂動,新臺幣沒有人拉尾盤所致。

至於這波新臺幣的強勢,謝金河認爲,並非臺灣企業比別人強,而是我們特殊的稅制外國人很多的優惠,逼得臺灣人把錢匯到境外,再從境外匯進來臺灣,透過此方式來享有外資的「股利所得采分離課稅20%」的優待。

「這波新臺幣的強勢,是因海外匯入款太多造成的,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謝金河表示,韓國三星的外資持股比例36%,臺積電的外資持股比例佔79.74%,高的離譜,「可以肯定的講,臺積電的外資有很大比例是臺灣的內資。」

謝金河指出,只要把錢匯到海外,再從海外匯到臺灣,可以分離課稅20%,「爲什麼我愛臺灣,我投資在臺灣,卻要課重稅」。他認爲,分離課稅的制度國民黨留下的錯誤政策,到了民進黨時代至今,一點改革能力都沒有,「若稅制不改,對臺灣產業殺傷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