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有靠山」影像評選出爐 741件選出32件精彩作品

▲「花蓮靠山頒獎典禮文總副會長陳建仁江春男秘書長林錦昌親自出席,邀得獎者到場分享創作歷程。。(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有好山好水,是臺灣觀光重鎮,但花蓮地震,卻讓觀光受到影響。爲了恢復花蓮觀光景氣,中華文化總會於今年3月6日舉辦「花蓮有靠山」影像徵集活動,希望透過攝影影音多媒體作品徵集,展現出令人陶醉的美感與具當地特色人文景緻,讓鄉親看到故鄉的希望,將花蓮之美推廣及海內外的民衆

「花蓮有靠山」兩個月的徵件期間,共徵得617件攝影作品、124件影音多媒體作品,兩組皆評選出首獎、優選、佳作等共32件精彩作品。文化總會11日於花蓮文化創意園區盛大舉辦頒獎典禮,由文總副會長陳建仁、江春男及秘書長林錦昌親自出席,並邀得獎者到場分享創作歷程。頒獎典禮更有尋人啓事樂團,以及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創作歌手柯智棠帶來精采演出。爲了能讓民衆重溫花蓮之美,文總也將於6月12日至7月1日舉辦「花蓮有靠山 得獎影像特展」,展出所有獲獎的攝影、影音作品。

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在地震過後,不只全國人民傾心一起讓花蓮恢復原本的美麗,甚至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寫了「臺灣加油」,所以花蓮是有靠山的,就如同布洛灣的孩子們所說:「我們就是山,我們就是花蓮的靠山」。此次影音多媒體組首獎王亭婷《文化的樣子》,透過影象中活潑的音樂,紀錄許多族羣在花蓮的共同生活,展出多元獨特的文化貌樣。攝影組首獎王昭貴的《豐收》,捕捉瑞穗辛勤的農民,以及豐收的鳳梨,用照片刻劃了人跟自然的共生和諧。今天透過花蓮有靠山影像徵集活動頒獎典禮,希望讓更多民衆,關注花蓮的現況,而這場活動只是一個開始,這些精采的得獎作品,將持續在花蓮文化創意園區展覽,也將透過網路的宣傳,讓全國民衆一起感受花蓮的美。

「花蓮有靠山」比賽題材範圍以花蓮地區之建築物、人文風情、生活風光、自然生態、文化遺址等爲背景,平面攝影組由劉克襄餘志偉潘小俠、潘小雪、蔡明德擔任評審,此次活動共徵集617件作品,評審召集人劉克襄表示,1985年國民旅遊開始的時候,是膠捲底片相機的年代,花蓮仍銜接過去旅遊的模式,例如在太魯閣的著名拱門下拍照,相信是大家深刻的記憶。千禧年前後我們開始注意到花蓮部落、緩慢生活的情境,或是已出現將花蓮當作最後淨土的美好想像,此次參選作品當中也看到這部分數量最多。除此之外,還看到第三種,意即這幾年來,花蓮的地方特色和小風小物開始被強調出來,例如:鳳梨、賞鯨、撈鰻魚苗、水梯田、金針花,已不再是大山大水的花蓮。人們找到突顯出花蓮的特色,以及讓人想要久居理由,不只是旅行而是「生活」,產地到餐桌的旅居也逐漸成爲顯學。

影音多媒體組由李遠、楊力州鄭文堂盧建彰龍男.以撒克.凡亞思擔任評審,評審召集人李遠表示,此次的報名作品水準很高,題材也很相近,包括不同風景、不同族羣,把大家想像的花蓮都拍進去。但花蓮也擁有許多不同時代的移民,歷經清朝、日治時代還有國民政府時代,期待大家未來能多關注這類歷史的題材,與產業的變遷。

頒獎典禮一大亮點,考量花蓮諸多石材,因地震而大量毀損,致不堪用而將廢棄。文總惜材並串連地方,特別從震災後受損欲廢棄的石材中,精挑細選石材原料做爲本次活動的獎座,將兩面磨亮,並透過水刀進行精密切割等繁複工序,表面則運用噴印技術將多元色彩與天然石材獨有的紋理結合,製作獨具紀念價值的獎座。不但讓更多的人看見花蓮的美,並讓原本受損的石材得以另一種紀念價值延續下去。

「花蓮有靠山」影像徵集活動由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財團法人臺灣觀光協會、立法委員蕭美琴辦公室、花蓮縣生活與創意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交通部觀光局、a-Zone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協辦;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升恆昌股份有限公司、福容大飯店贊助支持。

11日頒獎典禮邀請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許傳盛執行長、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管理處林維玲處長、立法委員蕭美琴辦公室林俞君副主任、花蓮生活與創意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李嶽奇、合作金庫董事長雷仲達、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花蓮營運處沈世英經理、 影音多媒體組評審召集人李遠、影音多媒體組評審楊力州、影音多媒體組評審鄭文堂、影音多媒體組評審盧建彰、平面攝影組評審召集人劉克襄、平面攝影組評審潘小雪、平面攝影組評審潘小俠、平面攝影組評審蔡明德、宣傳片導演林景川、東方拾穗農場負責人曾國旗、吉林茶園負責人彭瑋翔、洄游吧創辦人黃紋綺共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