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佼/娛樂類談話節目的存在意義(上)

文/黃子佼

不太明白曾幾何時娛樂談話節目興起,或許是製作費相對低廉,一桌數椅即可開戰,多檔節目的收視表現也頗亮眼,C/P值超高,話題更從星座算命聊到名人八卦婆媳家事職場甘苦,脣槍舌戰間,笑料糗事盡出,各種審美觀價值觀噴發,素人名嘴開始供不應求,電視臺也樂此不疲!而我更不明白的是,談話性節目的內容資訊非官方、是非不精準、聳動爲優先、百善笑爲先,它們的存在意義是?

▲黃子佼主持《校花來了》。(圖/記者季相儒攝) 直到有一天,靠身邊好友點醒,我才明白娛樂類談話節目的重要性。她告訴我,許許多多在白天爲柴米油鹽課業職場努力的觀衆朋友們,下班/下課後,窩在沙發賴着放空,啥也不願多想,只求嘻嘻哈哈開懷享受,偷窺一點名人八卦,取得一些共鳴或喜悅。他們根本不要大學問論述,只求小常識入手,隨興的閱聽,減壓的分享,直到累了,趕緊洗洗睡,無憂無慮,隔天,還能將話題或哏,帶到職場,當作聊天交流素材,或是將其變成舒暢身心維他命,猶如充飽電電池,繼續在人生舞臺上奮鬥打拼。沒錯,人人頭上各有一片天,除了世俗法律認知的錯誤,其他的節目,無可厚非,都有其存在意義!所以,一度非常抗拒娛樂類談話節目的我,也被說服了,亦能感受到觀衆的需要,畢竟,大家都想在聽故事過程裡,得到認同、得到救贖,甚至用他人的苦悶闡述,化解自己的悲傷現實,或因爲觀點不同,而嗤之以鼻,發泄釋放。沒想到,我纔剛開竅,暑假一到,便因應電視圈旺季,有幸做了兩檔娛樂類談話節目‘校花來了’與‘網路溫度計’。在各一季的錄製過程裡,我重新檢視了自己的閒談力,也驗證了談話性節目,以及縱橫各節目間的綜藝咖、名嘴之重要性/差異性(待續)。

●黃子佼知名藝人主持人專欄作家興趣專長多元,專業領域橫跨綜藝、唱片電影戲劇潮流設計、寫作等,「金鐘50」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得主

娛樂星光網站開站,來看新聞、拿獎品

手機要看更多請下載《娛樂星光雲》APP

►►►iOS:點我下載。

►►►Android:點我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