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桃市土地公文化館後 鄭文燦:將規劃30個城市故事館

桃園土地公文化福德宮,舉行慶贊福德正神壽誕。(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福德宮18日舉行慶贊福德正神壽誕,市長鄭文燦表示,土地公是臺灣人文化信仰特色,守護地頭平安,初一、十五敬拜土地公,代表虔誠的信仰,也表示感恩、敬天惜福。未來桃園亦在各地規劃30個城市故事館,祈求土地公保佑桃園建設完工,市民家庭美滿、事業順利、學業進步。

鄭文燦指出,土地公文化活動今日起跑,各地區都有慶祝活動,顯示土地公信仰非常普遍。土地公在閩南區稱爲土地公、客家區稱爲伯公,也稱爲福德正神。早期先民開發臺灣時,會在田頭田尾水圳城門等處設立土地公廟,因此土地公和桃園舊城發展也有密切關係,像是過去桃園區大廟景福宮旁有十五街莊土地公廟。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福德宮,舉行慶贊福德正神壽誕。(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從興建到規劃、營運當中有着衆人的努力。土地公文化館連結歷史、文化、工藝,表現臺灣土地公信仰的主題特色,記錄桃仔園」桃園舊城的發展,也透過藝術家駐村辦理展覽,進行文創創作及展展出。目前參觀人次每日平均超過500人次、假日超過1,000人次,相信未來將發展得更好。包括桃園市議員蘇家明李光達市府民政局長湯蕙禎、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劉子琦均一同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