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能源轉型提升綠色行動力

【民生觀察】

確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雙碳”目標對能源行業發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我國是世界上能源生產消費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是能源結構“以煤爲主”國家的代表,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並非易事。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以來,我國能源轉型步伐明顯加快,既爲“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有利基礎,也爲全社會努力實現“雙碳”目標樹立起了堅定信心。

近年來,我國非化石能源貢獻作用明顯加大。到2020年年底,雖然包括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在內的非化石能源在全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還不到16%,但在能源消費的增量中,非化石能源所佔比重已從“十一五”“十二五”時期的13.3%和29.7%,大幅提升至“十三五”期間的40.6%。過去十多年內,非化石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增量中的貢獻作用,從最初的補充能源位置,發展到與煤炭油氣並駕齊驅的主流能源,再成長爲“十三五”時期的主體能源,大幅超過了石油的21.3%、天然氣的25.5%和煤炭的12.5%。“十四五”時期,預計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增量中的比重將超過一半,非化石能源在成爲增量絕對主導的同時,還將對部分地區的存量化石能源消費形成替代,從而爲2030年前全國碳達峰作出實質性貢獻。

當前,能源企業碳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從2013年開始,我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非化石能源所佔比重連續8年超過一半,顯示出我國能源企業已將電力建設重點從火電轉向清潔電力。如“十一五”“十二五”時期,我國新增發電設備裝機容量中非化石能源所佔比重分別爲29.2%、47.9%,“十三五”時期這一比重達到63.2%,2020年更是高達71.3%。

在2020年12月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意味着未來十年,我國風光發電裝機要實現翻番。今年以來,不僅傳統五大發電企業及諸多地方電力企業提出了更加宏大的清潔能源發展計劃,鋼鐵、化工及部分互聯網企業也將支持清潔能源發展作爲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企業在能源低碳發展上的共識程度越高,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就更清晰、合力效果就更明顯。

可以看到,我國清潔能源裝備製造能力實現了飛躍。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提出,要構建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傳統能源安全主要是保障油氣等能源資源供應,新能源爲主體的能源系統有賴於能源裝備才能把自然界的風、光資源有效利用。“十三五”時期,我國自主研發10兆瓦風電機組投運單機容量比“十二五”末期最大的5~6兆瓦擴大一倍;2020年我國共7家風電機組製造商進入全球前十位,企業數量達到歷史新高。“十三五”以來我國原創技術刷新光伏轉換效率世界紀錄次數達到20次,明顯比過去增多;多晶硅硅片電池、光伏組件產量都超過全球的三分之二,其中硅片甚至超過了全球的95%。我國電化學儲能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業也在“十三五”時期快速成長。我國建立了全球範圍內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清潔能源裝備產業,不僅能夠有力支撐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還可爲推動全球碳中和作出巨大貢獻

新能源成本持續快速下降。與“十三五”初相比,2020年年底我國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了約60%,與“十二五”初、“十一五”初相比,則分別大幅下降了85%、95%。風電機組價格也在“十三五”內下降了35%,當前價格只相當於2005年、2010年的40%和50%。新能源裝備價格的下降明顯降低了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成本。今年6月四川甘孜最新的光伏電站最低中標電價每千瓦時不到0.15元,當前風電在內蒙古等地平價示範價格也低於0.3元/千瓦時,已具備了與常規火電競爭的優勢。從今年開始,風電、光伏等新建項目將全面步入無補貼的“平價上網”時代,在市場中與其他電源同平臺競爭。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必然是個長期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實現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體系有序轉型,必須統籌好能源轉型過程中發展與安全的關係,妥善解決好各種矛盾、化解好各類風險。但只要錨定“雙碳”轉型目標,堅定信念,繼續穩紮穩打,提升綠色行動力,我們就有足夠的信心去實現這次影響範圍廣、觸及層次深、持續時間長的能源革命。

(作者:高虎,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蘇銘,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