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孵化新事業 華碩多管齊下

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表示,華碩一直秉持設計思維,從消費者痛點來思考,持續地做產品的創新和突破,也透過併購、產學合作策略聯盟等方式推動新事業。圖/華碩提供)

華碩兩年前在董事長施崇棠引領下大舉啓動轉型,喊出真實透過、發揮衆智、創意擇優,並在內部成立創新發展室,鼓勵內部創新、從創意的落實到獨立創業孵育旗下更多新創金雞。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亦指出,針對新領域事業將透過併購、產學合作及與供應鏈策略合作等方式推展,讓未來新事業能成爲推助營運成長的動能之一。

許先越表示,三十多年來華碩從主機板廠轉型爲提供更多IT產品的品牌商,面對整個產業環境快速,內部除了把一些權力下放給事業單位聚焦在各自的核心業務,同時並以漸進式的創新來推動業務發展。

而針對新領域的事業部分,則由創新發展室統籌、透過包括併購、產學合作或與供應鏈策略合作、入股等方式,來推展新事業的成長。

實際成果上,近期華碩即透過入股瑞傳、合作建置一個工業物聯研製中心,另在AI應用方面,華碩也與廣達臺灣大哥大合作,爲國家高速電腦中心建構臺灣AI雲平臺

至於在產學合作部分,華碩也與陽明大學合作推動「華陽計劃」,並建置了一個智慧醫療產學合作平臺。同時於智慧醫療領域,則與包括慈濟、秀傳、彰基…等等醫療院所合作,利用AI來建立數據化的智慧醫療資料庫

另在智慧製造部分,華碩則投入非常多的資源與上游供應鏈合作,透過AI導入生產線進行瑕疵檢測或是機臺運作預防保養等預示系統。此外跨界合作方面,旗下電競子品牌ROG也跟國際傢俱業者IKEA合作,推出給予遊戲玩家有更佳使用體驗的傢俱。

許先越也指出,觀察國際趨勢會發現很多新創對傳統企業產生破壞性影響,但也帶來很大的成長機會。華碩亦希望能夠抓緊這波潮流,因此透過創發室統籌規劃,除期望能在公司內部提供更多資源,也鼓勵員工提出好的創意,再經過內部審覈後、提供公司資源予以加持,讓創意有機會變成創業,同時利用公司的供應鏈與行銷網路資源,讓產品能推向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