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家庭照顧者互助資源整合中心啓動 減低照顧者壓力

嘉義家庭照顧者互助資源整合中心暨據點聯合啓用。(圖/嘉義縣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嘉義縣老人人口比例本島第一,照顧老勢大需求迫切,被照顧者更是一羣需要被關心的重要角色。「嘉義縣家庭照顧者互助資源整合中心暨據點」11日中午由縣長翁章等人揭牌運作,未來全縣將劃分爲6區,並導入「照顧換工制度」及設置「相放伴咖啡館」,提供照顧換工場域,紓緩照顧者身心壓力,以實際行動給予照顧者支持。

「嘉義縣家庭照顧者互助資源整合中心暨據點」11日中午由縣長翁章等人揭牌運作,未來全縣將劃分爲6區,並導入「照顧換工制度」及設置「相放伴咖啡館」,提供照顧換工場域,紓緩照顧者身心和壓力,以實際行動給予照顧者支持。

翁章樑11日在照顧者互助資源整合中心成立典禮上,語重心長的以自己雙親和朋友曾經面臨的長輩照顧問題,說明長照2.0的執行過程中照顧者所能得到的資源和心理支持,是不能被忽略的重要環節,他強調「我們必須關心照顧者所承受的精神和生活上的壓力」、「不能讓照顧者單獨面對」。

截至108年2月底,嘉義縣老人人口數97,216人,佔總人口19.20%,長照需求人數推估有23,000多人,在長照需求下的家庭照顧者人數不容忽視,他們在第一線照顧家中長輩,背後面臨着職場安定、就業困難與家庭照顧的龐大壓力。根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其中針對家庭照顧者調查統計分析指出,主要照顧者平均照顧年數7.8年,每日平均照顧時數爲11.1小時;照顧者年齡越高,每日平均照顧時間越長,有輪替者比率越低。

每位照顧者平均照顧1.1人,照顧者多數是子女,其次是配偶或同居人女性佔多數;照顧者年齡65歲以上(37.4%)、55-64歲(27.7%)、未滿55歲(34.9%),老老照顧比例接近4成,照顧者仍在上班者佔31.8%,因照顧而離職佔68.2%,男性擔任照顧者之後有41.5%可以繼續工作,女性只剩下25.5%。

翁章樑指出,年輕人口爲了就業、就學,外移情形嚴重,社會結構及家庭功能相對急遽轉變,社區內常見兩老相依或獨居情形。家庭缺乏照顧替手,常見老老照顧,或者必須照顧2個以上的被照顧者,就連生病者也是照顧者,當家庭面臨照顧議題需要思考個人職涯和家庭照顧需求時,如無足夠的長照資源和到位的照顧計劃,照顧者可能被迫選擇離職、選擇聘僱看護工,甚至發生照顧者崩潰的危機。

他認爲,爲讓家庭照顧者獲得照顧資源、安心託付而能安心就業,生活上取得平衡,就必需建構多元連續服務、完善長期照顧體系及友善家庭政策的職場,這就是他的長照政見

嘉義縣家庭照顧者互助資源整合中心委託國立中正大學整合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嘉義縣私立瑞泰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團法人嘉義縣紫藤婦幼關懷協會、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及臺灣長期照護管理學會資源,在6個據點(每3個鄉鎮一區)成立服務單位,宣告嘉義縣家庭照顧者服務資源網完成升級,18鄉鎮市家庭照顧者將獲得更完善的服務,每一個角落都不會被遺漏。

社會局長李政毅表示,6個「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將提供包括個案管理、照顧技巧指導及訓練、抒壓活動、支持團體、心理協談、喘息服務、電話關懷等服務,尤其導入「家庭照顧者」互助換工的創新做法,以傳統農業社會「相放伴(臺語)」的概念,發展出「照顧換工制度」,讓社區民衆成爲相互的生活後盾,守護人性溫暖。

翁章樑、民雄鄉長何嘉恆中埔鄉長李碧菁溪口鄉長孫維聰新港鄉長林茂盛和縣議員陳文忠黃芳蘭陳福成林於玲、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郝鳳鳴、計劃主持人吳明儒等人,11日中午在第一家與資源整合中心合作、設在民雄鄉達觀寒舍咖啡的「相放伴咖啡館」舉行整合中心啓用儀式,未來達觀寒舍將升級成爲照顧換工場域及照顧者舒緩身心、諮詢、照顧者互助與分享交流的平臺。

達觀寒舍咖啡童老闆夫婦曾經是家庭照顧者,與兄弟一同照顧父母,夫妻倆感同身受照顧者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咖啡館裡規劃專屬活動場所庭園內放置2臺經過改裝的大型遊覽車,配置沙發椅衛浴和臥室,提供照顧者唱卡拉OK及放鬆舒壓

有長照服務需求的民衆可撥打「1966全國長照服務專線」(前5分鐘免付費),家庭照顧者需要諮詢及關懷,也可撥打全國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臺語:有你,真好真好)」、「嘉義縣家庭照顧者互助資源整合中心」電話05-3106207,將由專業社工親自爲您服務,成爲照顧者最有力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