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藥羣師妙手 蝶豆花料理調酒變變變

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民生學院40餘位教師,組成跨學科實務創新教學社羣,社羣成果發表會時,教師們展出親手加入蝶豆花,精心製作而成的饅頭花式調酒現場洋溢紫色夢幻色彩。(圖/嘉藥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擁有華麗紫色的蝶豆花,近年來成爲餐飲調製新寵,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民生學院40餘位教師,組成跨學科實務創新教學社羣,專研蝶豆花的栽培繁殖、花青素抗氧化機轉文創飾品及餐飲調製應用,社羣成果發表會時,教師們展出親手加入蝶豆花,精心製作而成的饅頭、花式調酒,現場洋溢紫色夢幻色彩。

來自生物科技系、藥學系餐旅管理系、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食品科技系等共約40名教師,組成實務創新教學社羣,希望藉由跨領域,與來自不同學科的同儕們一起研討,提升實務創新教學及研發能力。

社羣召集人、生物科技系田乃月教授高毓瑩教授,以時下熱門的「蝶豆」爲主題成立社羣,意外獲得來多教師的響應,一同參與分享蝶豆在生技醫藥、栽種繁殖、文創、烘焙及調飲上的研究與應用,並由業師指導,利用蝶豆花製作卡片胸針等文創產品,提高蝶豆花的附加價值。

藥理學院李冠漢院長表示,臺灣於1920年引進蝶豆栽種。全株可作綠肥,但是根、種子有毒。故蝶豆花在傳統民俗醫學中,常做爲有毒昆蟲或毒蛇咬傷的解毒劑,但成熟種子有微毒可用來驅蟲系因其中的蝶豆肽具有抗菌功能,並會刺激子宮收縮,孕婦不宜食用。

「但蝶豆在新胜肽、蛋白質藥物抗癌藥物等的開發運用,潛力無窮!」生科系吳明娟主任補充說,學界最新研究發現,蝶豆中的「蛋白環化酶1」可以扮演蛋白質世界中的膠水角色(連接酶),成爲蛋白質生物科技的新工具。

在系列研討中,高毓瑩教授首先分享,如何應用組織培養及溫控光照來栽培繁殖蝶豆,使種植環境不受自然環境影響,提高產量。藥學系唐自強教授也說明,蝶豆花豐富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機轉,由於及花青素的分子結構在不同酸鹼值條件下會有不同的變化,而會產生變紅,變綠的效果,是很好的天然指示劑,同時也因爲在高熱下,不會變色,是很好的天然色素

▲蝶豆花的花青素不僅具抗氧化的保健功能,迷人悅目的色澤變化,也可爲烘焙食品及特調飲料加入新的元素。(圖/嘉藥提供)

民生學院王瑞顯院長補充說,自從「香精麪包」事件後,民衆對天然香精及色素的需求越來越高。蝶豆花的花青素不僅具抗氧化的保健功能,迷人悅目的色澤變化,也可爲烘焙食品及特調飲料加入新的元素。

旅系孫靖玲老師便將蝶豆花應用在饅頭製作,指導教師們做出藍紫色菊花造型的饅頭,不僅推廣低熱量高纖的健康養生食物,也讓社羣老師讚歎,做饅頭竟可以變成藝術創作餐旅系的調飲專家鄧杞祝老師,則以蝶豆花熱水沖泡爲基底,加入冰塊,搭配茶飲、檸檬汁、酒類、牛乳,調製出「花茶香飲」、「迷迭香蝶豆汽泡水」、「花香汽泡水」,漸層美麗的天然色澤,非常吸睛。教師們也紛紛試調屬於自己的專屬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