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50專欄:學會這幾招 起身、移位更省力

物理治療師楊忠一(左)接受健康50節目主持人尉遲佩玉(右)專訪,談輔具資源與物理治療。(馬樹立攝)

家中長輩慢慢退化或是家中有身心障礙朋友,沒辦法翻身、起牀,轉位到輪椅時,長期以來大家都被灌輸一個觀念,要「抱」他起牀、「抱」他下輪椅、「抱」他上牀…等。事實上,這個觀念是早期因爲輪椅、病牀利於轉移位設計還不普遍,轉移位輔具觀念還很缺乏的狀況下,大家因陋就簡的辦法。近年來隨着全球高齡化的到來,轉移位方式也「進化」不少,善用人體力學,讓被照顧者多幫忙、借力使力,照顧家人轉移位可以不必抱。

1. 翻身先彎腳,槓桿原理施力

圖一:不要在直挺挺的狀況下幫被照顧者翻身,不但不好施力,被照顧者也很難幫忙。(楊忠一提供)

圖二:先讓被照顧者下肢彎曲,即可輕鬆翻身,這是物理治療師在進行復健訓練時常用到的手法。(楊忠一提供)

2. 坐起側躺腿先下,輕鬆就像翹翹板(圖三、圖四)

這個姿勢可誘發個案的「翻正與平衡反應」,個案會更積極靠自己用力,不但照顧者輕鬆,更有復健訓練的成效!

圖三:在側躺而且腿放下牀的狀況下,坐起身就容易多了。(楊忠一提供)

圖四(楊忠一提供)

3. 想站起要先「低頭

許多人想協助生病的長輩站起,用力向上拉擡,長輩也很用力,但是失敗又坐了下去,其實物理治療師在誘發個案站起時是帶着個案上半身向前,讓重量開始慢慢加諸於腳掌前端,這樣會誘發出個案的 「正支持反應」,長輩自然容易站起來。

圖五:扶被照顧者站起來不應該直挺挺地向上擡。(楊忠一提供)

圖六:試着彎腰、身體向前,站起來就容易多了。(楊忠一提供)

【照顧失能長者原來可以不必抱】

1.買對輪椅很重要

圖七:有扶手、腿靠可拆掀的輪椅,就是用來幫助轉移位的。(楊忠一提供)

2.電動病牀高度調整

圖八:病牀高度如果可以調整得跟輪椅一樣,轉移位時會方便很多。(楊忠一提供)

3.可以維持坐姿的被照顧者這樣做

圖九:輪椅、病牀選對了,只要再有一片移位板就ok。(楊忠一提供)

圖十:全身移位滑墊,適用於臥牀的被照顧者。(楊忠一提供)

以上所提到的相關輔具與技巧,可諮詢物理治療師,若家中需求者具有身心障礙身分,或是65歲以上失能老人,大部分的輔具都有輔具補助,相關訊息可以參考輔具資源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