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看李玉玲帶領法人化高美館精彩轉身

簡秀枝》看李玉玲帶領法人化高美館精彩轉身。圖/愛傳媒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讓美術館成爲城市美好生活的存在,高雄美術館長李玉玲,3年來翻轉了整個白盒子形象,全方位開放、當代友善、可親近性不再是口號,躍身爲在地與全球關注的專業美術館。

在北美館長林平即將去職,美術館長官派酬庸爭議甚囂塵上,李玉玲以美術館法人第3年,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彌足珍貴。

高雄曾被喻爲文化沙漠,高美館也只是地方美術館,如今,26歲的建築物,歷經去牆開窗大整容,把美術館場域展間打開,擴延到周遭的40公頃生態園區,增加進館通道,打造美侖美奐步道,池水清澈,魚遊鳥飛翔,常見晨起運動市民,傍晚親子入園互動頻頻,而和着浪漫燈暈的花前樹下,成爲情侶約會勝地,高美館重新被定義,「高美館藝術生態園區」更是觀光客眼中高雄城市一日遊的新亮點。

今年57歲的李玉玲,其實是臺北人,學經歷完整,臺大外國語言學系學士、日本上智大學比較文化學系碩士美國紐約大學美術史建築史學系碩士、美國紐約大學美術史及建築史學系博士。

曾於臺灣、日、美等國求學、教學,研究領域包括:當代藝術、公共藝術、文化產業及藝術行政,是典型的專業菁英下鄉奉獻。

2017年急於推動美術館法人化的高雄市政府,苦口婆心獵纔有成,把李玉玲從臺新基金會藝術總監的位置上,禮聘南下。

2017年當高美館舉行23年館慶時,李玉玲銜命受任,以美術館法人元年,提出鴻願景,推動高美館轉型,從軟體到硬體,焚膏繼晷埋頭苦幹。

尤其爲期7個月的整修時間,秉持着修館不休館」的前提,讓高美館依舊扮演高雄文化圈中的耐力駱駝,堅守研究、典藏、展示、教育推廣的多重功能,擴張多樣化的公共服務想像,實踐許多重要而精彩的企劃,例如,線上閱聽、跨域講座、生態導覽、校園推廣以及社會資源連結。

如今李玉玲南下奮戰3年之餘,透過4組頂尖建築團隊的通力合作,高美館成爲市民文化生活的廣場,凝聚市民期待,把藝術生活化,讓美術館成爲城市美好生活的火車頭,優雅上路,備受矚目。

這個以「美術館作爲城市美好生活的存在」,不只是李玉玲始終如一的信念,更是高美館團隊的願景,繼去(2019)年成立自有品牌「高美書屋」,提供創意選物咖啡輕食等服務外,人文餐廳「抱一茶屋」、「帕莎蒂娜」咖啡輕食館,一一就緒,讓2021年元月高美館重開館,進入倒數,國際特展藝術美饌、典藏選品翠意光環境⋯,高美館擕手在地美學品牌,期待共創了城市美好生活的存在。

曲指一算,距離2021年元月的重開館,不過月餘,李玉玲與高美館團隊逐一端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大菜,包括兼具廣度和深度的展覽內容,各樓層展覽空間的同步開放,漸次釋放藝術能量,令外界期待不已。

開幕展之一:國際特展《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與其在地串連策畫展《歐布澤宇宙》,湯尼・奧斯勒即將飛臺,進行2周隔離,親自布展,上演大戲。

之二:臺灣現代藝術大師蕭勤之研究展《象外・圜中—蕭勤八五大展》也在蕭勤客居高雄,安頓晚年,成立基金會後,重磅呈現。

以及館藏常設展《南方作爲相遇之所》、市民畫廊《粉彩交響詩—洪秀敏個展》、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合作之《感動牛—兒童暨青少年彩繪 高美特展》,一一上路。明年4月份以新銳藝術家年度盛事《2021高雄獎》,作爲啓用4樓展覽室

高美館前館長李俊賢,被稱爲「爐主」,去(2019)年3月因病去世,在逝世二週年後,《前館長李俊賢紀念展TAKAO 臺客・南方HUE 李俊賢》也是擲地有聲。

而,高美館27週年館慶大展《泛・南・島藝術祭》,更將展現一座城市美術館強大的包容性。

10日李玉玲館長邀請「抱一茶屋」主人張孝維、「帕莎蒂娜」創辦人許正吉,共同召開記者會,說明藝術美饌的推動成果,並共同享用「抱一茶屋」的人文餐飲,臺式燉湯醉雞糯米飯,配西式沙拉,當極簡空間與東方茶點合璧,果然口頰留香、氣氛宜人。

餐後,李玉玲帶領大家遊園訪勝,40公頃的高美生態園區,散發的綠意美景,今昔對照,仿如說夢,高美館與城市新未來,盡在不言中。

看着纖細瘦削的李玉玲,自信滿滿地比劃園區的改造,人才是一切改變的開始,眼界與信念,讓高美館精彩轉身,「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不再是口號!

作者爲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