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專業女生視覺筆記手繪5年大學生活

“我能想到的最好畢業禮物,就是把在建大的時光寫成連載。”近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專業2019屆畢業生張懿文豆瓣上發表的長文《我與建築的故事》“火”了。

文采蠻好,故事完整”“很羨慕這種熱情與執行力”“大一建築新生受益匪淺”……在豆瓣迴應區,網友紛紛留言。

“目前,轉載量已有8000多次,閱讀量和收藏量都超過了預期。”張懿文笑着說。文章發表後,她會不時收到建築圈朋友的鼓勵,很多人都說從她的文字中獲得了啓迪,開始重新思考目前學習的過程和建築的意義。

張懿文的任課教師——文章中提到的“擁有有趣靈魂”的“白玉蘭老師,也在朋友圈裡爲她“比心”:“是你們讓我們變得更好,如果你們也覺得自己變得更好了,就是我們最大的榮幸。”

2018年12月,還有半年就要大學畢業的張懿文準備“將自己從喜歡建築以來,每次建築觀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契機加以回顧”,並把這些思考作爲支撐自己在未來建築道路上繼續前行的動力,也當作送給自己的畢業禮物。

利用空餘時間,她開始回顧自己上大學以來的點點滴滴。“沒想到一寫就停不下來了,光一年級的內容就寫了兩萬多字,花了兩個月時間。”

張懿文告訴記者,能寫出這麼長的故事,得益於自己“時時拿着速寫本準備記錄”的習慣。大學期間,她一共記錄了9本成長日記。她的日記裡,有因爲學習建築而去過的地方、有畫過的建築草圖、有做過的課程設計、讀過一本書之後的思考,甚至是收藏的博物館門票、乘坐過的機票,以及聽過一場報告後對建築以及建築學的認知和反思……

當然,最多的還是那些深深影響過她的老師。

比如,“審美最獨特、活得最瀟灑、最自在具足”的美術老師任桑。第一節課,任老師告訴學生:“繪畫功底的好壞並不重要,用心畫畫養心,才能真正打動人”。還有“不苟言笑,說話直接”的吳老師,告訴她“在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發揮自己人生的價值”;空空老師會小心翼翼保護她內心的想法,從不否定她的方案……

張懿文將這些都記在日記本里。在她看來,老師和前輩們不經意間道出的人生感悟與經驗、分享的案例都是多年積累的結果,這些都讓她感到厚度與溫度,幫助自己迅速成長。

從大一時的“懵懂” 、大二時對建築的漸感“入門”,到大三的“理性”、大四的“成熟”,再到大五時的“嘗試突破自己”——5年的大學生活,讓張懿文真切感受到自己學習建築的“初心”——用建築表達最真實的情感,即“最純粹的‘心意呈現’”。

同時,她也收穫了專業帶給她的更多感悟。比如,在所進行的“從樹枝——辣椒——燈具觀察中,提取抽象空間結構”的訓練過程中,從“形”到“空間”這一視角的轉變,讓她對整個世界有了“顛覆性的認知”。

“學習建築,真的是訓練思維和提高修養的很好方式。”張懿文寫道,“很感激建築專業學習在幾年裡,帶給我的那些曾經沒有的東西。”

2014年,因爲對樑思成林徽因等建築大師的崇拜,懷揣着想要成爲一名建築師夢想的張懿文走進了西安建大。幸運的是,她被分到了教改班。

2012年,建築學院原院長劉克成教授在建築學專業展開“自在具足,心意呈現”的教學改革。劉克成說,建築教育首先應當相信自在具足。“相信自在具足”的“啓智”教育要讓學生迴歸本心,堅信最好的設計不是模仿,不是要做得和別人一樣,而是“心意呈現”。

在大一時的張懿文看來,劉克成教授倡導的教學改革“有太多太多的無法理解”。比如,當同一時期其他同學在做平面、立體與色彩構成的訓練時,教改班的同學們則專注於“基於對自然物的觀察發現,從中提取出抽象空間結構”。

現在的張懿文,漸漸意識到這種教學體系對自己和同學們的影響——在真正接觸、認識這個紛繁世界之前,先喚醒自己的五感,關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的感知與記憶,再用理性與邏輯的方式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而不是由老師告訴你,什麼樣的建築是最好的建築,怎樣的建築師是最棒的建築師,這就是所謂‘做最好的自己,不是做別人’。”

而今,經過了養眼感性建築觀培養、方法學習和理性思考、邏輯方式和思維重構等一系列訓練後,張懿文覺得自己有底氣去完成更專門化和更交叉的設計和研究,也讓她更確定了什麼是好的建築和好的建築師,就像她在文中寫到的那樣——“好建築有兩種:一種是令人感動的建築,另一種是傳承了文化的建築。而好的建築師則是‘我之爲我,自有我在’。”

即將赴同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張懿文,將用兩個月左右時間繼續講述她與建築的故事。談及對自己的期望,她說“要像‘白玉蘭’老師說的那樣——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馬長蕊 王俊 孫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