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陸人口普查 七普公報流動人口新態勢 學者:應該儘快調整

解讀人口普查之三:七普公報中的流動人口新態勢若明顯不符合現實需求政策,應該儘快調整。圖爲5月11日呼和浩特市幼兒園內,小朋友戶外活動。(中新社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潘澤瀚14日連袂在大陸澎湃新聞網撰文分析大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七普)公報中的流動人口新態勢指出,當前是中國人口規模即將達到頂點、生育政策處於調整時期,七普資料牽動各方神經。對於鄉城城城短距離流動人口依然大規模增加、市轄區人戶分離人口增長最快、流動人口增長變化過程不如預期等現象,明顯不符合現實需求政策,應該儘快調整。

學者指出,與歷史資料對比,七普有3個值得分析的現象:第一,流動人口依然活躍,鄉城流動佔比進一步上升,城城流動大規模增加。第二,短距離人口流動性顯著增強,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增長最快。第三,過去10年流動人口的增長變化過程有待釐清。1990年以來,中國人口普查逢10普查,在兩次普查之間,還會逢5進行1%人口抽樣調查。

針對人口遷移方面的影響,具體可以分爲幾個方面:

第一,既然七普資料顯示中國有5億人戶分離人口、1.17億市區內人戶分離人口和3.76億流動人口,那意味着依據六普和2015年小普查所做的各項與流動人口相關的公共服務供給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例如,相比2019年度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資料,七普資料中,廣東多了1080萬人,浙江江蘇兩省合計多了1012萬,這些人可能以流動人口爲主,原有人口規模有較大幅度的低估,按原有的流動人口規模做的義務教育等供給規畫,明顯不符合現實需求,政策應該儘快調整。

第二,中國人口空間分佈結構高度不均。王桂新等(2012)基於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分析總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省際人口的遷移模式,人口的遷出和遷入都呈現了更強的集中化趨勢,即「強者恆強,強者更強」。2015年的小普查資料表明人口遷移趨向可能正在發生轉變,東部地區流動人口可能會有一定的回落,而中西部會上升。

然而,目前七普公佈的有限資料顯示,人口向東部發達地區集聚的趨勢未變,城市級別的人口變化還需要後續省市縣人口普查公報資料驗證。人口繼續向東部省區及中心城市集聚的趨勢,一方面要求這些人口流入地需要按照新的人口資料與變動趨勢調整公共服務的規畫安排,另一方面也要求人口流出地順勢調降相關規畫。

第三,現有城市公共服務提供的配置機制主要通過戶籍和居住證,前者強調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鼓勵城市降低落戶門檻,最終解決外來人口同等享受公共服務的問題。

市轄區內人戶分離意味着,即使人口在城鎮落戶,但其並不一定居住在戶籍所在鄉鎮街道;較高的流動人口規模表明,僅通過落戶恐怕很難解決流動人口的現實需求。這些都需要反思公共服務的供給機制,以戶籍和居住證爲主的機制恐怕無法勝任這項頗爲困難的任務。

第四,規模越來越大的城城流動人口,將增強城市人口集聚的「馬太效應」。城城流動的驅動機制與鄉城流動差異較大,鄉城流動的勞動力,其原始勞動力的專業化水準較低,對勞動力匹配的要求不高,農民到城市,什麼活都願意幹,只要保證收入即可。中國城鄉二元結構也意味着農村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水準也低於城市,只要進城沒有障礙,農民一般願意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