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世代不平等,我們的孩子怎麼辦?

▲許多研究都證實,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阻礙窮人翻身機會。(圖/視覺中國CFP)

文/彭懷恩

近年來,階級世代不平等己成爲全球研究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學者專家一致注意的議題,並試圖尋求解決之道。以此產生的相關著作論文極多,其中又以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普特南(Robert D. Putnam)的《階級世代》(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最深得我心。雖然,他是以美國社會爲研究對象,提出的解決方案也是鑲嵌在特定的脈絡,但足以提供臺灣參考。

所以,本文一方面介紹普特南的研究發現,另方面也基於我多年輔導年輕人經驗,提出改變現狀的建議。

臺大社會學教授藍佩嘉在《階級世代》的推薦序中指出:「這本書試圖回答爲什麼年輕世代的階級流動機會,呈現愈來愈大的剪刀差(有錢人家的孩子愈來愈富有,貧窮人家的孩子愈來愈貧困)?」巨觀的環境因素,是隨着產業結構的變化(如資本集中、創業利基不再),整體社會的經濟機會變得更有限且分佈不均。普特南也進一步分析原因有4個:

一、雙軌化的家庭:即受過大學教育社經地位高的美國人,多爲雙薪家庭,離婚率較低,能夠支持孩子較佳的生活教育,相對的,中學程度的美國人家庭模式較爲多元,離婚率高,很多是單親家庭,收入不高,容易影響下一代受教育的機會。

二、不平等的童年:父母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認知、情感、社交能力。在美國,專業中產階級父母傾向「規畫栽培」,希望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相對的,勞工階級父母傾向「自然成長」,重點放在紀律與服從,親子互動不多。

三、不公平的教育:在美國,公立學校之間的資源差異極大,富裕社區可以支持更多類型的課外活動及大學先修課程,提供學生競爭一流大學的軟實力;相對的,貧窮學校的教學資源與課外活動皆明顯不足。不僅如此,不同階級的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和贊助,更擴大社會階級差距

四、社會資本不均等:高社經地位父母提供下一代更廣濶的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無論升學或就業,在資訊或關係上,都比教育程度低的父母佔了太多優勢了。

讀了普特南的研究,再觀察臺灣的階級世代問題,應該會同意的相似之處很多,足以讓我們評估當前臺灣教育對階級世代不平等的影響,及提供改進的途徑。

廣設大學使得高教文憑迅速貶值,讓現今的大學畢業生失去向上流動的機會。(圖/記者周宸亙攝)

我認爲,臺灣階級流動的機會還是比美國容易,最主要原因是地理空間,即臺灣城鄉的距離很近,再加上普及的國民教育,且公立學校的設備及師資差距也不大,這使得臺灣年輕人若真有心向上流動,「機會之窗」就會比美國更爲開放!但爲何現在的年輕人,卻仍感覺社會階級的差距很難打破呢?

事實上當年普設大學的政策,造成高教文憑迅速貶值,少子化的危機,也讓新設大學普遍擔心招不到學生,也不敢淘汰學生,造成大學生畢業生素質參差不齊,學士證書根本失去了鑑別能力。因此,除了頂尖名校外,很難用大學文憑取得向上流動的機會。尤其在全球化及資訊革命的衝擊之下,就業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例如資訊安全、數位金融、基因工程綠能科技等人才需求極大,薪水也高。相對的,傳統的文、法、商、理、傳播學院大學本科畢業生,卻很難找到高薪的工作。薪水不高,如何能躋身中上階級?

此外,雖現在年輕人是皆擁有智慧手機可隨時上網,但因網路資訊又多又雜又不可靠,使得真正有用的資訊反而不易尋覓,就算獲得,一般大學生也無從判斷其真僞。以「打工渡假」爲例,大多淪爲他國的廉價勞工(奴工),根本無助於人生向上的資本積累。面對全球化的挑戰,除非能與時俱進掌握世界動態,否則就算是博士也很快會被淘汰。現在大學最大問題是專業人師多,但通才經師少,年輕人或許可以得到專業智能,卻不一定能得到生涯規畫的導師,得靠自己摸索,成功機率自然就會少了。那麼,我們的孩子該怎麼辦?

坦白的說,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的「結構制約」,但「個別行動者」的自覺及行動可以超越現狀。至少,我是如此教導我的小孩及前來請教的學生。

一、培養成就動機:佛裡曼(Thomas L. Friedman)在《謝謝你遲到了》書中,強調「現今不是數位落差,而是動機差距」,過去40年的教書經驗,我發現只要有強烈改變現狀的年輕人,無論出身怎樣的階級,都有向上流動的表現。

二、跨界學習的識見(Insight):現今環境下,大學畢業生能立即以本科專長找到工作的,恐怕只有醫學、電機、光電、資訊等少數領域。因此,跨界學習另謀專長的識見(眼光),成爲年輕人突破困境必備的心理準備

三、到英語國家學習語文:全球化的時代,年輕人應該去英語國家,用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更熟悉英語。

四、參加正向的社團:普特南研究美國社會後發現,能突破階級障礙的年輕人,很多是得到如教會等社團的幫助。事實上,一般中下階層的年輕人因缺乏社會網絡的「弱連結」(Weak Ties),而失去很多向上爬升的機會。因此,主動去參加跨階級的正向民間社團,可以發現機會無處不在。

最後我們必須承認,自古迄今人類社會階層化是無法避免的,實現人人平等只是天邊彩霞。何不「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先求自我提升,進而幫助他人呢?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彭淮恩,新大學新聞學系教授,本文經《立報》同意授權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