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謀 馬英九:兩岸關係最高戰略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總統馬英九今天在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演講,他以孫子上兵伐謀」爲例,說是他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戰略,把可能造成戰爭風險降到最低,讓臺灣海峽變成和平大道

馬英九晚間以中華文化世界華人的未來爲題發表演講。他首先表示,華人的未來與中華文化的發揚分不開。每一位華人就是一粒中華文化的種子,應該將儒家仁義道德精神發揚光大,不僅可以和睦家庭鄉里,進而可以促進世界和平。

馬英九指出,孫中山先生王道文化與世界和平的看法,非常有遠見,靠武力帝國主義後來紛紛走向失敗之路,殖民地桎梏中獲得解放。他的見解即使到今天,用來分析當前的國際情勢,依然有用。

馬英九說,目前東亞情勢並不穩定,各國爲了島嶼主權,爭執不下,他在2012年當選第二任總統後,積極思考這個問題,從王道與和平理念出發,先後在2012年8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及在2015年提出「南海和平倡議」。

馬英九在演講時也以中國古代的大軍事家孫子爲例,說明他不迷信武力,認爲武力是最後的、不得已的手段

馬英九認爲,臺灣對大陸的第一道防線,不是飛機導彈,而是兩岸和解的制度化,讓兩岸都不會去想片面改變現狀,因爲代價太高。中華民國國軍必要的戰備訓練當然不可少,但先把可能造成戰爭的風險降到最低,讓臺灣海峽變成和平的大道,不需要一味的擴張武力。

他說,過去8年是兩岸隔海分治60多年以來最穩定和平的階段雙方簽了23個協議,涵蓋大部分的民生議題。去年兩岸領導人也在新加坡舉行了馬習會,當臺海不再緊張了,兩岸同蒙其利周邊國家也受惠。

馬英九強調,過去這8年,也是臺美、臺日、臺歐、臺灣與東協雙邊關係歷史上最好的階段。(新聞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