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中國面板業 明後年超臺趕韓!

▲IHS指出,雖然面板業有機會加速趕底,但是在中國產能陸續開出之下,今、明2年對於臺灣面板業是艱苦的一段時間。(圖/記者張煌仁攝)

記者張煌仁/臺北報導

市場調查機構IHS研究指出,受到全球不景氣的影響,今年所有的不同顯示器都呈現下滑的態勢,今年所有顯示器都衰退3%,明年也可能呈現衰退的態勢,再加上中國面板廠積極投資擴充面板新產能,隨着中國新投資的8.5新產能陸續開出,IHS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指出,因此今、明2年對於臺灣面板業是艱苦的一段時間。

謝勤益進一步表示,由於面板價格下跌過劇,12月面板價會再下滑,導致價格加速趕底,預估明年第1季開始,臺灣、韓國與中國面板廠降低產能利用率,以及農曆年庫存的降低,明年第1季會出現反轉的訊號,3~4月就會朝向供需平衡發展。 謝勤益指出,就整個市場來看,今年面板供需比,供應量成長8%,但需求只有成長5%,資訊產品市場面積與需求是呈現衰退格局,至於電視部分面積則是成長的態勢,但是數量則是呈現衰退的格局。不過就整體而言,由於全球電視尺寸往大尺寸發展,對於未來是樂觀,在2017年之前每年往大1吋發展,由於平均尺寸往大尺寸發展後,有助於推動量與解析度的提高。

至於在中國面板廠廚續擴產的情況,謝勤益也表示,近年來臺灣與韓國面板廠,撙節資本支出,投資新充擴產並不多,但是反觀中國面板廠在政府資金全力支持下,加上擁有全球最大市場,成長相當快速,明年中國面板產能將超越臺灣,後年超越南韓。謝勤益說,中國面板廠雖然有品牌與市場,但是在新產品尺寸的開發,並沒有主導權,主要是中國面板廠都是投8.5代爲主,因此只能生產臺灣與韓國在8.5代生產過的產品,而無法開發新產品,導致價格崩跌。

這樣的情況,過去在供過於求時,臺韓面板廠有不同的產品可以去化,雖然中國面板廠產能崛起,但面板廠的策略會決定地位,LG與三星維持差異化、臺灣面板雙虎則是以生產利基性產品爲主,中國2家面板廠都是技術跟隨者,只是中國面板廠的投資與發展,市場迅速成長,不容小覷。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

一秒掌握世界大小事「ETMetro捷運報APP」離線看不斷線→iOS:https://goo.gl/Dz9IsFAndroid:https://goo.gl/lY8HnE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