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苦旱小麥空包彈 楊鎮浯爭取中央補助

金門去年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今年水情仍不樂觀,至今雨量僅110毫米,3-5月出現高溫乾旱,小麥產量大受影響。(金門縣府提供)

金門小麥普遍出現「空包彈」,在楊鎮縣長大力爭取下,農委會公告金門小麥爲天然災害救助區域,符合申請者每公頃可獲1萬6千元的補助金。(金門縣府提供)

金門去年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今年水情仍不樂觀,至今降雨量僅110毫米,3-5月出現高溫乾旱,小麥普遍出現「空包彈」災情。在楊鎮浯縣長的大力爭取下,農委會今公告金門小麥爲天然災害救助區域,符合申請者每公頃可獲1萬6千元的補助金。

金門去年降雨量僅476.5毫米,不及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的一半,遭遇50年最嚴重的旱災。今年1至4月也只有110毫米,水情依然不樂觀,只能期待入夏後可以改善,否則「火燒田」炎陽高照缺水窘況,恐將持續下去。

縣府農林科說明,受到持續乾旱的影響,此時原應收穫滿滿的小麥,出現多屬無結穗的「空包彈」,災情十分嚴重。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及桃園改良場5月4日據報跨海勘災後,公告金門小麥爲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符合申請者每公頃將補助1萬6千元的救助金

縣府建設處表示,小麥是金門與高粱並列的2大經濟作物之一,在4月8日開始進行收割,縣府和縣農會考量今年小麥播種與抽穗期雨量不足,一直密切注意監割數據結果發現至4月21日每公頃平均產量仍有2400公斤以上,高於過去10年小麥每公頃平均產量,但4月26日以後平均產量驟降至每公頃1900公斤,因此4月29日就函請農委會派員確認災情。

縣府指出,因應疫情全國進入3級警戒農民今日起至5月31日可先向受災地公所提出電話申請,後續於6月4日前再行補交申請書身分證存款簿印章資料。若該筆土地非自己所有,則需另外提供農試所蓋章之契作證明(並加註所有權姓名及身分證字號)。已收割者如有農作照片也可一併提供,屆時鄉鎮公所可參考現地狀況、照片、農試所監割資料等客觀指標進行評估

縣府並表示,除中央現金救助外,因連續數年的農作收成不佳,農民收入普遍受到影響,縣府目前正評估補助種子肥料生產資材,以幫助農民度過難關。

另爲改善金門農業生產環境,縣府也與農田水利署(王留)公管理處合作,執行「農業灌溉水源規劃及評估研究計劃」,評估未來農業用水的需求地區,以減少乾旱對於農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