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爲何餐後散步沒效?試試骨科醫最推薦運動

爲何餐後散步沒有效?試試骨科醫最推薦的運動。(示意圖/Shutterstock)

雖然有走動絕對比久坐好,但是以運動的質量來說,「餐後散步」不能列爲每日運動的時數中。臺南成大醫院骨科醫師戴大爲指出,因爲有效運動必須具備3大要件:相對高強度、種類多變化以及功能性。晚餐後到操場或附近的校園散步,並不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需求。

由於每個人體能不同,適合別人的運動方式不見得適合自己,因此最好諮詢醫師後,在瞭解自己身體狀況下,量身打造適合的運動項目。以強健肌力、筋骨與體適能的角度來說,適合的運動規劃包括:

1.相對高強度

戴醫師指出,這是指在運動的時候,要保持「覺得有一點點吃力,但是還不至於不舒服」的狀態,才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有益心肺功能,並且燃燒脂肪。如果只是飯後慢慢走的散步,充其量只是活動身體,雖然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助消化,但無法當作運動。

2.種類多變化

「沒有一種運動可以訓練到全身所有的肌肉。也沒有一種運動可以同時訓練全身的肌力、肌耐力、爆發力、心肺功能以及柔軟度。」戴醫師強調,儘可能嘗試各種不同的運動,才能讓身體各部位的能力被均衡訓練。

3.功能性運動

戴大爲醫師解釋,如果運動項目能強化日常動作,就具有功能性效果。像是深蹲,對於日常「站起、坐下」來說,就是好的訓練。

●骨科醫師推薦的運動

長者們要不是已經有膝蓋不適的問題,要不就是擔心運動會傷害關節。戴醫師指出,「適度且規律的運動,能幫助關節炎患者減輕疼痛,提升生活品質」。如果擔心傷到膝蓋,可以掌握「少彎曲、慢慢彎、別彎太久」3大原則,這些運動形式可以參考: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戴醫師強調,掌握有效運動原則,日常練好體能與肌力,其實更能減輕關節疼痛。因爲肌肉可以幫助關節穩定,足夠運動量不但提升肌力,也能控制體重,都是減輕關節負擔的重點。慢性病患可以先諮詢醫師後,討論出適合的運動項目與強度,讓安全與體能兼顧,有效活化體適能。